太原城市垃圾之惑

来源:山西日报 2013-08-26 10:33:00

来自住建部的一项调查数据表明,目前我国有超过1/3的城市正面对着“垃圾之惑”。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城市原有的垃圾处理系统已无法适应发展的需求,也使城市内部开始出现难以填补的垃圾处理缺口。

垃圾污染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如何对其清理回收、无害化处理进而综合利用使之变废为宝,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城市垃圾处理又是现代城市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如何为城市“排毒”,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下面,我们将直面太原的城市垃圾之惑,试图把脉问诊太原城市垃圾的处理问题。

垃圾分类如何才能叫好又叫座?

其实,太原市推行垃圾分类回收起步较早。细心的市民会发现,主次干道、广场、公园等地,摆放了分类回收垃圾箱;社区、学校、商场设置了废旧电池回收箱。但多年来,实施情况却难如人意。

这些年,太原市通过垃圾焚烧发电、分类收集等方式,不断提高生活垃圾的处理水平。但随着城镇化发展速度加快,生活垃圾逐年增加,与之而来的垃圾处理过程中矛盾不断突出,对于垃圾的分类回收、处理能力仍显疲态。

按照《山西省“十二五”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实施方案》,今后几年,太原市将加大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力度,到2015年要建成全国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那么,目前太原市垃圾分类情况如何?如何避免垃圾分类“叫好不叫座”的局面?如何让垃圾分类回收真正落到实处?对此,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分类回收垃圾桶成摆设

去年4月初,太原市选择了尖草坪区选煤厂社区、东高庄村;迎泽区水西关四社区、董家庄村;万柏林区和平社区、闫家沟村;小店区长治路社区、贾家寨村;民营区优山美地小区;杏花岭区胜利桥社区、长沟村作为垃圾分类试点,并逐步推广,实现城市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目前,这些垃圾分类试点社区情况如何呢?

8月10日,记者来到杏花岭区胜利桥社区,社区居民楼下摆有红、蓝、绿三种颜色的垃圾桶,而垃圾并没有被分类处理,翻开垃圾桶可见各种垃圾混杂在一起,有酒瓶、木头板、塑料袋等,所有的垃圾都是堆满一个桶再换另一个。“刚开始垃圾桶上面都标着‘可回收’‘不可回收’,但是谁会仔细分类啊,反正我是做不到。”一位居民表示,去年开始社区有了各种颜色的垃圾桶,可人们一般不会自己主动去分类,垃圾车过来后也都是直接就拉走了。“即使有了,居民也不一定能做到把垃圾分类扔,也没有听过社区在这方面的宣传。”在胜利桥社区,居民张女士告诉记者,社区居民一般都是早晨上班时提着自家的一大袋垃圾扔进垃圾桶,“家里也不可能摆那么多垃圾桶。早晨上班着着急急的,没时间将垃圾分类。”

迎泽区水西关四社区一位居民告诉记者,家里唯一的垃圾桶就在厨房放着,一切没用的东西都倒在一个垃圾桶内一起扔掉。“都成了没用的垃圾了,还分什么类啊,再说咱也不知道该如何分类。”该居民说,平时只知道废弃电池不能随便扔,别的如何分类就不太清楚了。

“我们都支持垃圾分类,但居民在投放时分类了,可垃圾车来了又将垃圾倒在一起,这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居民将垃圾分类的积极性。”该社区一个居民坦言。

水西关四社区武主任告诉记者,目前社区只有一个居民院实行垃圾分类处理,每个垃圾点都有四个不同的回收桶,通过社区卫生员为居民做宣传,现在很多居民对自己的生活垃圾会很负责的分类。“去年,垃圾分类处理刚开始在社区试点后,很多居民不太了解,目前我们的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册也发了不少,以前只知道酒瓶、报纸能回收的,现在都知道很多废旧东西其实都能回收再用。”

采访中记者发现,除个别市民注意到分类投放垃圾外,绝大多数市民全然不理会路边的分类设施。

垃圾分类尴尬,原因何在?

太原市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开展铺开后,许多试点社区、村庄的垃圾分类情况并不尽如人意,一些社区甚至迟迟没有配备分类垃圾桶。如今,随着试点工作的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却又有了“成长的烦恼”,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尴尬。

记者在一些试点社区采访中,不少人向记者坦言,分类垃圾桶上虽贴有“可回收”“不可回收”字样,但并不十分清楚哪些属可回收垃圾,哪些是不可回收的垃圾。许多被访者表示,自己所理解的垃圾分类就是把能够卖钱的废品,比如废旧报纸、饮料瓶等挑出来。

早在2006年,太原市环保局和太原市环保志愿者协会就曾在太原市的20所绿色学校试点垃圾分类,然而,情况并不理想:一些试点对此做法拒绝的理由是当时条件并不成熟。

“活动开展没多久,大部分学校就都中途‘流产’了,只有四五所学校还在环保志愿者协会的引导下强撑着。2007年到2008年年初,整体进展还算理想,但后来因为协会事情太多,出面指导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少,一方面是没人监督,再加上学校也不重视,就没办法执行下去了。”当时参与这一活动的环保志愿者张强说,发展到后来就只有部分学校的分类垃圾桶还没有废弃,但早已脱离了当初的轨道。“老百姓的意识差是一方面原因,最主要的还是缺少配套的政策、措施。”总结多年经验,张强这样认为。

然而也有居民抱怨:“即使分类放了,垃圾清运车辆收集时,还会混在一起。”太原市迎泽环卫队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按照要求,不属于生活垃圾的,居民应该自费找人清运,可现在很多人为省钱省事,把一些建筑垃圾也都倒进了垃圾桶,甚至还要再打投诉、举报电话,说垃圾堆积了很长时间都没人清理,这给他们的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太原市环卫局一位不愿具名的处长表示,分类工作难以推行,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城市没有建立“前期分类投放、中期分类收集运输、后期分类处理利用”的回收利用体系;二是垃圾分类的终端处理和利用设施尚未建成;三是宣传不到位,市民普遍缺乏垃圾分类常识;四是环保、执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滞后,既无保障力,又缺乏约束力。“目前太原市虽然开展了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但并没有分类垃圾处理终端,试点的分类垃圾也只能统一做填埋处理。要想真正实现垃圾分类,必须实现在垃圾投放、运送、处理三个环节上的分类。但目前来看,垃圾分类投放收集后,达不到分类处理,前面两个环节也就失去了意义。”

垃圾热值低,发电企业赔本经营

“以迎泽区为例,每天所产生的垃圾大约在1500吨左右。说实话,要做到具体分类那就太难了,这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我们几个工人和几辆车就能办到,现在也只是粗略地分成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按照规定把生活垃圾拉到山上处理。”太原市迎泽环卫队一位负责人如是说。

据了解,太原市每天要产生生活垃圾4000多吨,最多的一天竟然达到6000多吨,并且每年还按8%的速度增长。目前太原市的两个垃圾处理地—侯村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和东山垃圾焚烧发电厂设计处理能力分别为1500吨和1000吨,也就是说,太原市的垃圾处理厂正在超负荷运转,1000多吨垃圾用来焚烧发电,其余的垃圾就要做填埋处理。不仅占用了土地资源,处理不当还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目前,太原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是焚烧和填埋。而垃圾焚烧发电却由于垃圾质量不高,致使企业赔本经营。

8月9日,记者来到太原市垃圾焚烧发电厂—太原市同舟能源公司,该公司总经理办公室主任刘忠告诉记者:“按照原先设计,每年这座垃圾焚烧发电厂可以消耗33万吨垃圾,可发电1.4亿度。可目前的现实情况是每年可焚烧垃圾48万吨,发电9000多万度。”“厂里目前有三台炉子,设计处理能力为每天焚烧1000吨垃圾,可实际情况是每天太原市有1/3还多的垃圾都要拉在我们这里处理,每天倾倒处理量在1200吨左右,炉子已远超设计能力,都是超负荷运转。”刘忠言语中带着无奈。

刘忠介绍,国内垃圾焚烧企业主要采取企业建厂,政府授权特许经营的模式。焚烧一吨垃圾,政府补贴124.5元,同时上网电价为普通电厂的两倍。按照当时的测算,企业投入产出能够持平,或微有盈利。“垃圾焚烧是一个公益事业,不能以经济效益为标准,不能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但现实的情况是,企业运行以来连最低限度的“零亏损”都难以为继。“按照原先设计,进入这里的垃圾应有热值在1000大卡以上、有品质的生活垃圾,可现实情况是省城垃圾分类启动多年仍是原地踏步,混合垃圾被全部倒进清运车运向发电厂,夏天拉进来的是西瓜皮和着脏水,冬天是炉灰渣,垃圾品质差,热量只能达到700—800大卡,热值根本不够。”刘忠说,虽然垃圾进炉前会有分选系统进行分类,但受条件所限,目前也只能将一些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粗略分类。

垃圾分类处理须解决终端问题

采访中,多数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太原市由于垃圾处理终端没有完备,垃圾分类后没办法处理,因此目前只要能做到宣传,让居民提高垃圾分类收集的意识,等到终端建好后再开展垃圾分类处理。

“垃圾分类回收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政府极大的资金投入。今后,太原市将在现有垃圾分类试点基础上,要向更多社区、村庄以及机关单位等分步推进。同时,按照相关规划,太原市将加快垃圾终端处理设施的建设速度。”太原环卫局相关人士说。

据2013年太原确定的城乡清洁工程目标任务:今年太原市将新增环卫车302辆,建成古交垃圾填埋场、餐厨垃圾处理厂等项目。可喜的是,太原市新建的餐厨垃圾处理厂,预计也将在今年投入使用,届时,餐厨垃圾可实现“一条龙”的科学处理,大量餐厨垃圾经处理后,既可制成有机肥料,又可从根源上杜绝“地沟油”。同时,太原市还在筹建与长治市类似的垃圾综合处理厂。

不少人大代表建议:太原市可以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由政府部门出台多项优惠政策,通过政策优惠和财政补贴,鼓励设立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的专业化公司,使垃圾分类处理成为“一条龙”的产业链,加快推进此项工作。

按照“十二五”规划,未来几年,山西省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推进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全省将新建60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厂),每日可新增处理能力1万吨以上。同时,山西省还将初步建立生活垃圾分类体系,选择一批重点城市作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试点。

到2015年,太原市生活垃圾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处理能力和质量达到全国中上游水平。而且,太原市与晋中市、大同市一起,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今后,太原市收集回来的生活垃圾,将按照可回收、可堆肥、可燃、有害等标准来进行分类,最后分别采用资源回收、堆肥、焚烧发电、卫生填埋等综合处理方式予以处置,由此实现生活垃圾处理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太原城市垃圾之惑
来源:山西日报2013-08-26 10:33:00
来自住建部的一项调查数据表明,目前我国有超过1/3的城市正面对着“垃圾之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城市原有的垃圾处理系统已无法适应发展的需求,也使城市内部开始出现难以填补的垃圾处理缺口。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