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发展长效机制如何设计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13-08-15 09:33:00

产业定位

房地产支柱地位将有所调整

对于中国现阶段的经济增长而言,房地产集合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开发商、银行信托以及房地产产业链形形色色的供货商、购房者等庞大的利益相关者。但近年来,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备受污名化,“房地产业绑架了中国经济”、“绑架了中产阶层”、“房地产掏空了实体经济”等说法层出不穷。

今年“两会”期间,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表示,“房地产应该说是国家重要领域,很多人都说把房地产作为支柱性行业,我查了一下文件,没有这句话,我们提出来是把建筑业作为支柱性产业”。该表态立刻引发了一场“房地产究竟是不是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全社会大讨论。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经济形势研究室主任王小广表示,“没有一个国家是通过把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之一来建立国际竞争力,而房地产泡沫化增长将延缓甚至是根本阻碍整体经济,因此把房地产作为经济增长支柱产业的观点是错误的”。

虽然如此,房地产对整体经济的贡献无法忽视。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房地产业有着关联度广、产业链长的特点,房地产投资能够带动上下游建筑、建材、冶金等60多个实体经济行业的发展。

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同比增20.3%,其中住宅投资增长20.8%。国土资源部法律中心主任孙英辉表示,初步计算,上半年地产市场对于GDP的贡献率在10%左右,拉动GDP增长近两个百分点。而按照惯例,对GDP贡献率超过5%便可定义为支柱产业。

“在2002-2008年的中国经济周期中,房地产和外需是两大引擎”,汇添富基金研究总监韩贤旺表示,从根源上分析中国房地产的地位就会发现,一方面,房地产扮演着吸收居民投资的储蓄罐角色,另一方面,房地产推动土地财政成为地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重要推手,并由此积累了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问题。

这种特殊的地位,使得房地产调控和经济“保增长”成为一对此消彼长的力量,每当“保增长”任务急迫,房地产调控就会有所放松。而在经济增长放缓之际,房地产作为主要驱动力的作用不可轻视。未来,整体经济要在政策取向的底线与经济增长合理区间寻求平衡,这是保证经济增长方式得以转变和升级的基础。这意味着房地产不能再像以往那样发展。

近日,国家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表示,房地产业应该对经济发展起到正常的作用。房地产业的发展如何与城镇化战略结合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需要建立房地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可以说,长效机制肩负着带来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将推动整体经济健康发展的任务。

目前,房地产业内人士对于未来房地产在整体经济中的地位依然颇有信心,重要的一点是新一届政府提出的新型城镇化概念。亚太城市研究会房地产分会会长陈宝存认为,对于未来的新型城镇化,房地产就是核心。

北京商报记者 李芊 蒋梦惟/文 韩玮/漫画 王飞/制表

2009年以来楼市调控政策

■2009年12月9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将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征免时限由两年恢复到五年,遏制炒房现象。

■2010年3月18日 国土资源部出台《关于加强房地产用地供应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严格执行土地出让金付款制度。

■2010年4月27日 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调控政策”。

■2011年1月26日 国务院推出“新国八条”,要求强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2011年1月27日 财政部公布政策,规定个人将购买不足五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将全部征收营业税。

■2011年7月21日 国务院发布土地市场“国五条”,强化土地调控。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楼市发展长效机制如何设计
来源:中国经济网2013-08-15 09:33:00
传言已久的房地产发展长效机制随着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朱中一昨日在2013博鳌房地产论坛上的一句“长效机制的草案肯定有了”终于得到证实,然后其“没有五年时间难以出台”的表态,也让业界担忧,长效机制的建立能否转变此前楼市调控“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即时决策局面。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