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发零售企业“快生快死” 快速夭折背后

来源:地产中国网综合 2013-08-14 09:23:00

日前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全国内资企业生存时间分析报告》显示,从2008年初至2012年底,全国累计退出394.22万家内资企业,其中批发零售企业数量最多,达到了142.84万家,占总量的36.2%,日均近800家内资批发零售企业夭折。在业界看来,批零企业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为行业正常现象,大规模企业将成批零企业发展趋势。

批零企业“快生”、“快死”

批发零售业作为高流动行业,低门槛促就了批零企业的高出生率。除了部分大型连锁企业,个体户成了批零企业的主力军。北京昭邑零商管理咨询公司首席咨询师刘晖表示,该统计中包含了大量中小企业。在他看来,由于该行业进入门槛低,成为众多创业者的首选。

作为低门槛行业,“快生”、“快死”成为批零企业的中国特色。在业内看来,价格竞争是国内批零企业的主要竞争手段。而价格竞争使得整个行业的利润空间非常小。在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商务部市场运行调控专家洪涛看来,不和谐的竞争环境是批零企业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

第一年成批零企业生死线

报告显示,国内内资批零企业平均寿命为6.23年,生存危险期为一年以内。而近五年退出市场的394.22万家企业平均寿命为6.09年,3-7年为企业生存的瓶颈期。虽然批零企业的平均寿命与整体水平相当,但生存危险期远小于其他企业。

刘晖表示,批零企业的第一年非常关键,现金流要求非常高,“批零企业第一年都是亏损的”。很多刚入行的中小型企业由于没有做好充足准备,多数倒在了开业的第一年。

对于大型连锁商超,在新开店之前会做充分的市场调查,设定预期投资回报。据北京超市发副总裁王增庆介绍,由于商超顾客相对固定的特点,企业很容易通过第一年业绩预计未来发展状况。如果与预期相差过大,企业将会选择关店。同时在他看来,批零企业中有着众多中小型个体户、夫妻店,小资本投入使他们更容易掉转船头,转行他业。“试营业”成了零售业的一种特色。

即便对于大型连锁批零企业,“高寿”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王增庆说,批零企业除了要面对人工成本压力,最大的压力便是房租。中小型企业租金一般是一年一涨,即便是大型企业也是三年一涨,幅度在10%以上,到第六年房租已上涨20%-25%,对企业而言将是非常大的压力。

地域不同危险期不同

该报告还指出,企业的生存危险期也与地域有关。从各省市生存危险期来年,东部地区各省市企业生存危险期主要集中在成立后的第三年。中部则集中在第三年和第四年。西部地区在第二年至第五年不等。各省市生存危险期的差异,说明了经济越发达生存危险期越集中,经济欠发达区域,生存危险期差异越大。

北京企业的生存危险期为三年,与江浙一带的两年相比较长,但短于四川、陕西的五年。对于北京地区的批零企业而言,王增庆认为,北京发展空间优势大,政策、经济等环境因素相对稳定,但竞争也更为激烈。由于大城市消费者接受新生事物快,物流等基础设施完善,批零企业受电商冲击较大。北京地区的批零企业平均寿命在未来将会有所减小。

大规模批零企业成趋势

企业规模越大存活越容易。报告分析认为,大规模企业由于其抗风险能力比小规模企业强,生存曲线较为平稳。并且由于行业进入政策、规模经济、技术等壁垒,进入市场较谨慎等原因,大规模企业存活率比小规模企业高。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下的企业第四年的死亡率明显高于规模更大的企业。

同时在业界看来,电商销量翻倍增长让大家看到了电子商务发展的巨大潜力,线下批零企业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另一方面,西单商场收购新燕莎、王府井收购春天百货,线下批零企业也在加速进行并购,商企大鳄越来越多。

王增庆认为,随着竞争加剧、区域性不断强化,企业的购并整合也会加快,市场将会越来越集中。规模小的、地域性的批零企业将会合并整合。刘晖指出,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在扶持批零企业的力度上还稍显薄弱,相关管理部门还应加大政策、资金支持。

(北京商报记者王运)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批发零售企业“快生快死” 快速夭折背后
来源:地产中国网综合2013-08-14 09:23:00
日前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全国内资企业生存时间分析报告》显示,从2008年初至2012年底,全国累计退出394.22万家内资企业,其中批发零售企业数量最多,达到了142.84万家,占总量的36.2%,日均近800家内资批发零售企业夭折。在业界看来,批零企业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为行业正常现象,大规模企业将成批零企业发展趋势。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