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透视
多种迹象表明“松绑”的苗头已出现
8月5日,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在《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的专题报告中指出,要坚持房地产调控各项政策。
这是自去年两会后和新一届政府上任以来,管理层首次对于目前正在坚持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将走向何方的明确表态。
但在此之后,徐绍史又对房地产调控进行了新的解释,他指出,要建立的是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市场认为,未来房地产调控将在加强落实现有短期政策力度的背景下,着重进行中长期政策制定,建立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
而所谓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则是指在完成住房信息联网、不动产登记等长效机制的基础工作下,从土地、金融、财税等方面进行改革,改革方向则使调控更加市场化。
在最新一轮的政策趋势表述中,关于房地产的表述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未见“调控”字眼。这与近年来提房地产必言“调控”的态度大相径庭。“松绑”的苗头一出,敏感的市场旋即给出了反映:北京拍出4.2万元/平方米单价地王,多家上市房地产公司纷纷抛出再融资方案……
警惕地产投资“加码”推高金融风险
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增速均明显放缓时,地方追求经济增长的政绩会通过大肆卖地筹集资金、弥补财政增速下降。
“维稳”与“转型”之举
稳增长成为头等大事,而房地产对于经济的拉动与稳定作用是共识。有条件地放开房企融资政策,就是弱化行政干预,通过市场规律的传导,达到调整市场结构的目的。
近日,新湖中宝和海印股份选择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新湖中宝拟融资55亿元用于棚改项目,海印股份则拟融资8.34亿元主要用于旗下的商业地产项目。
这是近4年来,首度有房地产企业启动再融资。房地产企业投资热情再度被点燃,或与近期房地产政策形势“变调”相关。
在7月份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到“积极稳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以“平稳健康发展”替代了此前的“调控”基调。
“未提调控字眼最主要是稳增长的需要,这跟当前宏观经济背景有关。”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他看来,当前经济低迷,而且是超出预期的低迷。多数经济学家此前认为,经济去年三季度见底(7.4%),四季度略反弹(7.9%),今年应该属于复苏形态,但结果是二季度经济增速回落至7.5%。所以杨红旭认为,稳增长成为头等大事,而房地产对于经济的拉动与稳定作用是共识。
对于这种看法,社科院工经所投资与市场研究室主任曹建海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却表示,可能是此前调控政策出台后房价继续上涨,显得调控无效,现在基本采取不调控态度,房价由市场自发地变动。
有媒体统计,从2003年至今的10年时间里,管理层出台房地产相关的宏观政策达43次,房价也随之上涨超过10倍。
目前楼市正在显现分化局面:一线城市供不应求,房价上涨动力强劲;反之,一些三四线城市供过于求销量明显滞后,甚至出现“空城”与“鬼城”,房价涨势趋缓甚至有些回落。随着一些地产开发商开始从三四线城市向一线城市“回归”,一线城市“地王”再次频出。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