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家开发商确定参与沪175亿地块竞拍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3-08-09 08:36:00

起拍价高达175.26亿元的“徐家汇中心项目”地块预申请已在7日收官。昨日,上海徐汇区规划与土地管理局披露,截至预申请结束,已经有18家开发商咨询过地块,最终有4家开发商确定参与地块竞拍。上海方面称,不接受非预申请竞买人参与最终土地出让,这也就意味着最终谁能拥有巨无霸地块,将从这4家开发商中产生。上海徐汇区规土局并未透露这4家开发商具体名字。

据记者多方了解,此前已经有多家港资开发商盯紧“徐家汇中心项目”地块,其中包括新鸿基地产、香港怡和、恒基兆业、香港置地以及九龙仓等,在此之中也不乏土地炒家。此外,还有包括绿地融创等国内开发商表露出对该地块的浓厚兴趣。

港资房企兴趣甚浓

公开资料显示,徐家汇中心项目土地用途为商办、餐饮、旅馆业用地,总出让面积约9.9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58.4万平方米。地块预申请从7月19日至8月7日。该地块将采取招标形式出让,但如果竞买人少于3人,将采取挂牌方式出让。上海方面透露,最终有4家开发商确定参与地块竞拍。

据记者了解,有多家香港开发商以及内地开发商正摩拳擦掌。上海一位上市房企高层人士告诉记者,这幅地块属于徐家汇商业区核心位置,资源稀缺,已有多家港资地产商和国内地产巨头进行深入研究,表现出极大兴趣。

据悉,新鸿基地产以及香港置地都有意参与该地块的争夺,九龙仓为了竞得徐家汇地王已经积极筹备了数百亿元资金,恒基兆业、香港怡和等几家老牌港资房企龙头,也在积极为拿地做准备。不过上述人士坦言,地块出让涉及资金量庞大,预计港资地产商抱团取得的可能性最大。

同策咨询研究中心总监张宏伟分析,对这些港资企业来讲,其拿地选择目标就局限于市中心优质地块,擅长高端物业开发,也擅长利用资本市场力量开发和经营商业性物业,尤其是大型综合体开发。“这些优势成为他们首先向徐家汇中心项目抛绣球的重要原因。”张宏伟称。

事实上,为了方便境外开发商参与竞买,上海方面放宽了不少限制。上海徐汇区规划与土地管理局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此次拍卖竞买保证金可以以外币支付。除此之外,如果境外开发商注资申请还需要政府审批,所需时间将含不确定性。

一般而言,境外开发商需凭成交确认书及相关材料,在上海成立项目公司,这一过程需由上海商务委审批,不过,同时需要商务部备案才能结汇。上海方面表示,商务委将会全力促进加快商务部备案过程。

背后不乏炒家

值得注意的是,在日前上海徐汇区规划与土地管理局关于地块答疑中,有房企提及“竞得后何种条件下可以进行股权转让”,令业内人士猜测亦有不少炒家在紧盯这块巨无霸地块。前述房企人士就认为,目前备受关注的几块土地,确实存在这些公司借地生利的可能性。“他们的一贯做法也都是这样的,不论商办、住宅都会囤积很久。”

不过,上海徐汇区规划与土地管理局相关人士明确告诉记者,只有在房企支付全部出让价款后,完成投资开发总额25%以上时,该土地方可进行股权转让。

此外,徐家汇中心项目地块对开工时间、竣工时间也做出约定,以防止囤地。根据公开资料显示,该地块交地后1年内必须开工,而动工后5年内完成总建筑面积的70%,动工后7年内全部竣工。

“从开发周期上看,7年内竣工并不短,比较符合境外开发商的运作周期,如果给国内开发商做,可能只需要4年左右。”前述房企人士坦言。在他看来,政府方面似乎更愿意将项目交给境外开发商做。

“国内开发商大型核心区商办地块的开发整合能力,未必能挖掘这块地的价值,而香港、新加坡、美国的开发商在这类项目方面的运作显然更为成熟。”上述人士表示。

链 接

徐家汇中心项目地块自1995年进入市场后一直风波不断。

地块最早在1995年由韩国大宇公司获得,计划打造浦西最高楼。但随后,1998年金融危机令大宇公司陷入资金困境,开始寻求出让地块股权。

此后,该地块在2005年被徐汇区政府收回,并将部分开发权交给当时还是徐汇区国资旗下上实城开。上实城开方面原计划投资250亿元至300亿元,打造浦西第一高楼。(来源:证券时报)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4家开发商确定参与沪175亿地块竞拍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3-08-09 08:36:00
据记者多方了解,此前已经有多家港资开发商盯紧“徐家汇中心项目”地块,其中包括新鸿基地产、香港怡和、恒基兆业、香港置地以及九龙仓等,在此之中也不乏土地炒家。此外,还有包括绿地、融创等国内开发商表露出对该地块的浓厚兴趣。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