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商业地产行业改变散售模式 转向开发自持

来源:地产中国网综合 2013-08-07 08:34:00

您认为网络销售对实体零售行业的冲击会不会波及商业地产领域,未来商业地产企业又该如何应对?

蔡春吉:淘宝、天猫、京东、卓越等专业购物平台的确有着强劲的发展势头,苏宁、国美、沃尔玛等一些传统的专业卖场也在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平台。但人们逛街购物不仅仅只是“买东西”,更是一种消遣、社交、时尚的休闲方式,作为两个业态的商业地产与电商,谁都不会淘汰谁。

影院、高档奢侈品、餐饮等需要体验式的消费,是电商所不能及,仍需商业地产提供相关服务。商业地产与电商的竞争,是相辅相成、存在合作空间的,两者是竞合关系,不一定是你死我活。商业地产的最终价值是物业增值,电商是金融市场变现,两者的协调发展将是零售市场长久走向的关键。

庄青峰:尽管目前电商对零售业冲击较大,但网上交易不会取代零售业,只要改变经营方式,零售业能逐步夺回市场。不是所有产品都能在网上销售,而网上销售也不能体验生活,人们除了上班就留在家里上网,这也是不可能的,现代消费者所追求的体验式消费感受从电商渠道无法获得。

目前受电商冲击较大的主要是偏标准化的商品,对百货业态也有一定的冲击,但是对整体商业市场的影响并不是非常大。集餐饮、休闲、娱乐于一体体验性较强的商业地产项目,比如像我们的环宇城购物中心,这种购物中心模式目前绝大部分的业态都是非标准化的商品及服务,未来只要更加注重个性化服务和消费体验,是不会受到太大影响,也是未来商业发展的趋势。

对济南市商业地产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走势,您怎么看?

蔡春吉:济南的商业地产前些年发展比较缓慢,近几年,随着如经四路万达广场、恒隆广场等全国化大型商业中心的开业,以及银座等区域性商业地产的扩张,带动了整个济南市的商业地产发展。尤其是城市综合体的出现,更对商业地产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什么是城市综合体?城市综合体的概念,就是在一个项目上实现城市多功能的复合型建筑,不再是纯商业业态,其中增加了住宅、公寓、写字楼、酒店等居住、办公、旅游业态。它的最大特点,就是最大程度的集约化利用土地,尽最大的努力去满足人们对城市多种功能的需求。城市综合体对城市品质的提升和城市功能的改进有非常大的作用。济南市市委市政府之前也倡导要大力发展城市综合体,城市综合体商业模式,将成为济南市商业地产发展的主流模式。

目前,万达集团计划未来在高新区和西客站投资建设两个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必将引领整个济南市东西两翼的商业地产的发展潮流。在万达看来,济南的商业地产才刚刚开始,其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庄青峰:济南作为省会中心城市其商业中心应该是多中心发展,不会只有一个中心点,需要有丰富的、多元化的城市副中心。济南以前的商业布局,基本上都位于泉城路、老洪楼和西市场等几个老城区,后期逐渐向东西两翼扩展。多向的城市空间拓展及大型居住社区和居住中心的外延,都需区域内的商业平衡和升级,这就让消除区域内的商业盲点成为商业开发企业所需要承担的城市责任。

从济南商业项目的供应量来看,今年济南的大型商业地产项目无论从数量还是供应量都有了一个井喷式的发展。今年的商业项目新增供应量将超过74万平方米,创了历史新高。而且产品形态的层次化和丰富性都将把济南商业地产市场带到全新的高度,强劲推动其跨越式发展。

从商业项目布局来看,济南南城一直有“商业瘸腿”的帽子,这个历史也可能将在下半年彻底被改变。我们的中海环宇城购物中心看重南城的商业空白,打造城南中心商业新地标。在我们看来,未来将与会展奥体构成的全新东城商业圈、高铁效应和十艺节带动下的西城商业圈以及新兴商务中心提振的北城商圈一起,打造济南全新的商业布局。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济南商业地产行业改变散售模式 转向开发自持
来源:地产中国网综合2013-08-07 08:34:00
过去十年,房地产调控几乎伴随了行业始终,相较于住宅,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商业地产成为调控的受益者。商业地产成为地产大鳄们角逐的新领地,万达、中海、保利、龙湖等都先后宣布加大商业地产方面的投资。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