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岩大黑山天黑迷路 5名高中毕业生被困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3-07-30 10:53:00

5名高中毕业生徒手爬大黑山,爬到山顶时天色已黑,找不着下山的路,5人被困。

  被困人员情况:5人身边没有食物、水和手电等装备,手机信号也时断时续,而且有人脚部受伤。

  辽宁应急指挥大队的队员在下山途中遇到民警,得知有人被困。

  搜救困难:天黑,搜救队员不知5人被困地点,山里很多地方都没有路。

  大队总指挥长和队员带着通讯和救援等设备赶到现场,与民警和两名部队官兵会合,开展救援工作。

  有救援人员看到被困者手机发出的亮光。

  救援人员抵达被困人员所在位置。

  在与公安部门沟通后,队员们把5名被困学生送回家中。

  7月22日,5名家住金州新区的高中毕业生,因为心血来潮,竟然没带任何应急设备和食物,徒手攀岩爬上大黑山,不想“上山容易下山难”,爬到山顶时天色已黑,由于找不着下山的路,5名年轻人被困深山。幸亏当时辽宁应急指挥大队队员刚在山上结束训练,经他们与金州警方、两名部队官兵合作营救,5名被困的年轻人终于得以安全返回。

  深山夜晚传出呼救声,辽宁应急指挥大队队员与民警、部队官兵展开营救

  7月22日晚上7点30分左右,辽宁应急指挥大队的队员刚刚结束了每天例行的体能训练演习。在下山途中,大队指挥长朱彤,队长栾永波,李佳璇、王理想等队员都隐约听到山里有人的喊声,但由于当时天色昏暗,山内树木又茂盛,一时难以确定到底发生什么事了。正当众人纳闷时,两名浑身被汗水浸透的民警从山下焦急地走来。朱彤上前一问才知道事情原委:原来,这两名民警刚刚接到报警,有5名刚刚参加完高考的高中毕业生,在当天下午3点开始爬山时,为了寻求刺激竟然没有走正常路线,攀岩上山,结果5人都被困在山上。更令人着急的是,5名被困人员身边没有食物、水和手电等装备,手机信号也时断时续,而且有人脚部受伤。

  情况紧急,民警接到报警后立即上山寻人,但想在黑天的大山里寻人简直如同在大海里捞针一样。得知情况后,朱彤立即向大队指挥部请求援助。大队总指挥长李天宝通过电台回复:立即调集队员和装备与110公安民警共同搜救被困人员。随后,李天宝带领队员即刻出发,带着通讯和救援等设备赶往现场,与现场民警和另外两名参与救援的部队官兵会合,一场救援工作即时展开。

  两个多小时的紧张搜寻,5名被困学生终获救

  “当时已经是晚上8点多了,在山里看不出多远,被困者没有手电,不知被困地点,为搜救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朱彤说,山里很多地方都没有路,所以上山的每一步,救援人员都要手脚并用,而且时而有人被野山棘划破皮肤,时而有人踩到松动的山石,但是大家此刻已经忘记了疼痛和危险,他们心里想的只有尽快找到被困学生。

  两个小时过去了,终于有救援人员看到了被困者用手机发出的亮光,但此时被困人员所在的位置与救援人员仍然相隔两个山坡。“当时双方喊话都能听清了,我们就喊:‘你们原地待命,我们马上过去!’”相隔的两个山坡山体陡峭,没有比较平缓的上山路线。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攀登,救援人员终于抵达被困人员所在位置,当时已经是晚上10点30分。“他们当时就在一座陡峭的山崖边上,这4个小伙和1个小姑娘,从下午3点到获救,只吃了两袋方便面。”朱彤说,当时被困人员中有几个人因为又饿又渴没力气,又有一人崴了脚。救援人员连推带拽,费了很大力气才把他们带下山。在山下,5名获救年轻人大口大口地吃了救援人员送上的早已准备好的面包、矿泉水之后,精神和体能终于得到恢复。当晚11点多,在与公安部门沟通后,朱彤带领队员把5名被困学生送回家中。

  介绍:辽宁应急指挥大队曾为雅安地震出力

  据了解,辽宁应急指挥大队是由辽宁省公益基金与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东北联络部联合创建的中国唯一一支民间应急指挥系统,肩负着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责任。在4·20雅安地震中,队员们多次深入灾区实施救援工作,成功指挥四川农大18个院校,45000名师生进行抗灾。回连后,该大队仍不忘为灾区做出贡献,至今为止已经为灾区学生筹集过冬棉服1000余件。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攀岩大黑山天黑迷路 5名高中毕业生被困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3-07-30 10:53:00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