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中国网讯 “土地是开发企业的指标,土地的购置尽管出现了很多的地王,什么时候土地回归正常,就是供应量大于正比和环比。”7月24日,在三亚举行的“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第13届年会”上,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在做主题演讲时指出,目前只是短缺形成的价格暴涨,如果一线城市去年的土地供应量是低于50%,有的甚至是低于30%,例如北京也就是37%左右,不到40%,因此众多的企业饿了,大家饿了,给一块骨头,大家一定会打得火爆。
相关专题: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第13届年会
“中国是很奇怪的,中国有四个主体,第一个主体是中央政府,第二个主体是地方政府,第三个是国有企业,第四个是民营企业。”任志强称:“于是在企业层面分成两个层面,政府层面也分为两个成面,他们互相打架,中央和地方政府互相打架,地方政府认为土地越高,收入越高,如何按照中央政府的要求将房价压得更低。”
任志强说,企业中也存在国进民退还是民进国退,也是相互的博弈。因此有的时候按照地方政府来办,就得罪了中央政府,有的时候按照中央政府的意见做,就得罪了地方政府,有的时候按照国有企业的方式做,就使民营企业的利益受到损害,有的时候按照民营企业的立以来做,就影响了国有企业,因此都不是市场化的方法。因此房地产业是夹在政府和国有企业之中。
在对未来的调控建议中,任志强提出,要建立长效机制,首先是统一市场和供给制度。1932年土地是私有制,为什么允许土地私有制,现在又不允许土地私有化,如何建立中国房地产的长效机制,经济下行的时候,时间会更加的漫长,不能使房价从70%下滑到40%。去年资金成本是7%左右,今年的成本是9%,资金会影响到下一步的直接发展。
任志强指出,原因是因为政府依赖于土地财政,如果按照国际的市场化来说,两个供应的主体是政府和企业,两个主体之间博弈,从而形成市场的规则。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