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企业高价拿地埋祸根 财务费用超净利润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3-06-24 08:29:00

净利润约5.65亿元,而财务费用却高达6.51亿元——中华企业2012年的年报数据引发了投资者的不满。近日,在中华企业股东大会上,部分投资者对于去年超高的财务费用提出了质疑,矛头直指公司高层管理不善。

相关资料显示,中华企业于2009年9月起曾花巨资在上海等多个城市拿地。伴随2012年楼市调控的到来,当初高价拿地的部分项目陷入销售困境。为了缓解资金压力,中华企业不得不通过信托等方式融资,由此造成了超高的财务费用。

在这种情况下,公司近日发布的公告又爆出总金额不超过38亿元的拿地计划,这再次引发业界质疑。

财务费用高过净利润

6月18日,在中华企业股东大会上,有投资者表示,中华企业与绿地万科等地产企业都经历了20年的上市发展,但如今公司销售收入与后两者相差甚远,且财务费用与销售额更不成比例。

中华企业2012年报披露,当年净利润约为5.65亿元,而财务费用却高达6.51亿元。而行业龙头万科2012年的净利润为125.5亿元,财务费用仅为7.65亿元。

年报显示,截至2012年底,中华企业的短期借款为12.9亿元,长期借款为39亿元,应付债券为11.9亿元,这三部分有息负债高达63.8亿元。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在研报中指出,中华企业财务费用如此之高,主要是信托成本高且无法资本化,利息支出达6.6亿元,财务费用率高达18.2%。公司2012年报披露,一年内到期的其他非流动负债中就有8款信托产品,期末金额达22.3亿元。

年报显示,中华企业发行的信托产品年利率普遍在10%以上。

兰德咨询总裁宋延庆指出,拥有国企背景的中华企业应是银行眼中的优质客户,只要有合理的抵押物,申请利率更低的贷款问题不大。但记者查阅其2012年年报发现,公司已抵押资产的账面价值高达151.39亿元,而净资产不过60多亿元,很难再拿出资产向银行申请贷款。

高价拿地埋下祸根

中华企业董事长朱胜杰在回答投资者质疑时称,公司在销售规模等方面落后于领先企业,与地产调控政策有关。

事实也是如此。由于早前大肆拿地,中华企业在2012年的地产调控中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克尔瑞提供的数据显示,2009年9月至2011年1月7日,中华企业在杭州、上海、苏州、江阴等地拿下6幅地块,共耗资约80亿元。

然而至今,其中多数项目均处于建造中,仅有松江誉品谷水湾项目于今年4月开盘。网上房地产数据显示,截至6月23日,该项目已销售158套。不过公司年报曾披露,该项目需计提2.58亿元存货跌价准备,这意味着项目可能会亏本销售。

中华企业此前大量拿地,已经演变成现在巨量的存货。凤凰财经显示,中华企业去年底的存货周转天数为3818天,而万科同期为1275天,保利为1399天。

再拿地计划遭质疑

在存货高企、财务状况不理想的情况下,中华企业近日发布公告称,为了增强公司新增项目投资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公司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2013年度购买土地总金额不超过38亿元。该议案同样遭到投资者质疑。

已捉襟见肘的中华企业,拿地的资金或来源于大股东上海地产集团。近日,中华企业发布公告,上海地产集团增持股份至36.36%。

上海易居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认为,中华企业造血能力欠缺,此时拿地或暴露诸多风险。他指出,作为中华企业的大股东,上海地产集团通过增持有助于中华企业理顺股权关系,但在短期内改善其财务状况不太可能。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指出,目前中华企业拥有现金20亿元,但净负债率高达152.3%,高额信托融资成本将继续拖累业绩,公司应将加强销售,加快资金回笼。

为什么在存货周转速度不快的情况下,中华企业仍然选择拿地?《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去传真采访中华企业,但截至发稿仍未获回应。(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中华企业高价拿地埋祸根 财务费用超净利润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3-06-24 08:29:00
净利润约5.65亿元,而财务费用却高达6.51亿元——中华企业2012年的年报数据引发了投资者的不满。近日,在中华企业股东大会上,部分投资者对于去年超高的财务费用提出了质疑,矛头直指公司高层管理不善。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