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正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样本。
在年初已经公布90个试点城市的基础上,据记者了解,第二批试点城市也即将在6月底完成初审,数量大约为50个,两批合计140个。
住建部信息中心副主任王毅日前表示,我国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在RFID(无线射频识别)和智能IC卡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框架已经基本确立。
在此基础上,由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制定的《促进我国智慧城市健康有序发展指导意见》也有望于近日下发。
第二批试点待出
按照专家的解释,智慧城市是指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形成的一种新型信息化的城市形态。
我国所有的一线城市、50%以上的二线城市都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目标。在今年1月底住建部确定的90个“智慧城市”试点中,包括地级市37个、区(县)50个、镇3个,其中二、三线城市占据绝大多数。据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第二批“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将在下半年公布,数量在50个左右。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智慧城市”的建设分为前期基础设施建设、中期数据处理设施建设和后期的服务平台建设,相关的建设涉及电信设备制造企业、系统集成企业、数据采集分析企业、电信运营商和数据服务企业,对整个产业链将起到巨大的拉动作用。初步预测,“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在“十二五”期间累计将超过7000亿元。
“‘智慧城市’可作为贯穿全年的重要主题。”海通证券认为,随着住建部第一批试点城市名单公布,投资方向逐步具体化。年中第二批试点城市名单有望公布。按照我国项目建设传统进度,下半年通常是招投标高峰期。不断释放的招投标信息有望成为行业持续的催化剂。
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曾指出,“智慧城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城镇化战略部署的具体任务,也是扩大内需、启动投资、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的新要求。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