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方政府的一把手们被媒体包围、不可回避地谈论起地方债务时,他们通常会微笑着告诉记者:“举债才能发展。”接着补充一句,“我们的债务风险总体是可控的。”中西部某个城市的市长详细地算了一笔账,只要基础设施上去了,地价就由50万一亩上涨到1000万一亩,“给我5年时间,投几百亿下去,1000个亿回来了。”(据《第一财经日报》)
对于已经老掉牙、让中国经济和老百姓吃了大亏的土地财政,我们以为地方政府的一把手们已经吸取教训、金盆洗手了,没想到这么多市长不但仍把它看成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唯一高招,而且是化解债务风险的绝佳妙招!
请问这些市长:地方政府几十年如一日严重依赖的土地财政,早已导致耕地大减,土地供应严重超标,各地野蛮拆迁横行,上访不断,维稳压力不断加大,难道你们一点都不知道?
市长们,我们相信你们的能力,能用最低的价格把农民的土地征收,然后高价卖给地产商,“地价就由50万一亩上涨到1000万一亩,给我5年时间,投几百亿下去,1000个亿回来了!”可是,这样得到的钱,到底是合法赚来的还是抢来的?如果土地涨价这么快,那房价会怎样疯长?老百姓该如何承受?这样的“政绩”,是应该脸红内疚,还是大言不惭夸口呢?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