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保障性住房,如果缺乏政民互动,民生工程搞不好就弄得好心办坏事。其具体表现为“僧多粥少”、地理位置令人诟病、户型不受待见,等等。眼下,珠海市在建公租房前先调查“市场行情”做到“以需定建”,无疑是积极问需于民的主动作为之举。
很明显,“问”是为了更有目标更加高效地“行”。“以需定建”不仅可以摸清公租房的需求总量如何、哪些群众需要改善住房,更能在问需于民的基础上将公共财政用到刀刃上,避免资源浪费——一个执政常识就是,只有真正了解群众的所需、所求、所盼,政府的相关工作才能有的放矢,才不会脱离群众需要;也只有真正做好问需于民这项工作,才能从根本上体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
当然,在肯定珠海“以需定建”这项创新举动的同时,笔者还想提醒两点:一是“问需”要问得科学、问得实际、问到点子上。做好这项工作,不仅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尽量全面地深入群众,掌握整体需求情况,还有必要建立一个畅通便利的市民主动发声的渠道,以规避“问需”工作中的一些盲区,这其中又包括建立一个科学的倒查机制,以防止少数“别有用心”者弄虚作假,试图从中牟利。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