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不少网友在网站上提问,怎样选房,选什么样的房子最可靠,定金和订金之间到底有没有区别......一系列关于买房的问题。针对这一连串的疑问,为广大置业者支招解惑。
谨防卖家的“咬文嚼字”
案例一:
刘静是公司职员,自己省吃俭用终于攒够了首付的钱,准备为父母在这个城市买一套房。于是利用假期时间跑遍各大楼盘,终于选好在开发区一楼盘,可刘静想和家人商量再做决定。卖家建议,可以先交“定金”,往后考虑好了直接付首付,如果觉得不满意“定金”返回,免得被别人抢先定了,刘静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于是付了10000元“订金”,回家与家人商量。可和家人商量的结果是,大家都觉得那里的房子太偏,交通不便利。刘静只好拿着收据前往售楼部退款,可没想到,售楼部不同意退款,说你看这个收据写的“买房定金交款”,这是不予退回的。刘静没办法,只好找懂行的人支招,可说法是一致的。
到底谁的说法是对的?
就此问题编辑采访了一置业业内人士,该业内人士表示,从人情上讲,卖家做法是不对的,他们违背了当初的承诺,但从收据来看,他们是对的。因为“定金”和“订金”在本质上是完全不的,定金具有法律效益,而订金在法律上是没有明确规定的。
解读“定金”和“订金”
“定金”是指当事人约定由一方向对方给付的,作为债权担保的一定数额的货币,它属于一种法律上的担保方式,目的在于促使债务人履行债务,保障债权人的债权得以实现。签合同时,对定金必需以书面形式进行约定,同时还应约定定金的数额和交付期限。给付定金一方如果不履行债务,无权要求另一方返还定金;接受定金的一方如果不履行债务,需向另一方双倍返还债务。债务人履行债务后,依照约定,定金应抵作价款或者收回。
“订金”目前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它不具备定金所具有的担保性质,可视为“预付款”,当合同不能履行时,除不可抗力外,应根据双方当事人的过错承担违约责任。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