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可说是今年两会的最热议题,而与之相关的房地产市场也因新政的出台掀起一波又一波浪潮,对于这种现象,业内人士众说纷纭,尤以“城镇化是不是房地产化”为争锋焦点。
据了解,近期多地楼市火爆,房地产业内人士表示:“楼市需求实实在在存在,这与政策松紧关系不大。”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最重要的是保障楼市供给。
全国政协委员、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认为:“现在的形势是整个住房市场处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如果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把投机性需求去掉,让老百姓的需求得到满足,缩小供求差距,这样房价会渐渐平稳。”
全国人大代表、建业地产[-2.36%]董事会主席胡葆森也认为,供需的巨大反差是房价快速上涨根本动力。从1998年到2010年,保障房缺位造成了供需失衡,也导致房价过快上涨。从2011年开始的3600万套保障房建设计划,会从根本上改善市场供应结构,也会从根本上抑制房价过快上涨。
全国人大代表、民建上海市委副主委张兆安表示,整个住房供给体系一定要两条腿走路:一部分是市场化的商品房,体现住房的商品属性;一部分是保障性住房,保障低收入人群的住房。解决高房价的根本还是要通过调节供求关系来解决。一部分是通过目前的调控政策对刚性需求和投机投资需求进行区分,把后者压制;把一部分人群引导到保障性住房。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需求依然不能得到满足,就要考虑增加供给。
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分析师张旭认为,新“国五条”的出台,表明房地产调控再次进入新一轮收紧期。但长期来看,房价上涨预期难改变。“新‘国五条’对于抑制投资性需求会较为有效,政策出台后市场会迅速降温,但长期来看,在目前供需不平衡的状态下,难以改变房价上涨预期。市场供需矛盾仍未解决。”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