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旅游投资正在以空前活跃的身姿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之中。
4月29日,重庆,斥资30亿元的“乐和乐都主题公园”正式开业。至此,由重庆旅游投资集团(以下简称“重庆旅投”)打造的集旅游专业会展、景区形象推广、旅游车流人流集散、旅游信息服务、旅游商品交易和旅游交易的综合服务平台也终于撩起神秘面纱。
前溯一旬,4月19日,贵州,贵州旅游投资控股集团公司与贵州省平塘县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前者将对平塘县的旅游资源进行整体开发,在未来5年,将预计投资70亿元。
再往前溯,2012年底,作为河北省专业化旅游产业投融资主体和国有资本运营主体,背负着整合全省旅游资源的期望,河北旅游投资集团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挂牌姗姗而来。
这还只是冰山一角。其实,自去年以来,有关地方政府成立地方旅游投资平台公司(以下简称“旅投”)的消息便纷纷不绝于耳。
这与不久前全国两会上被提案最多的“城镇化”颇为相关,业内人士认为城镇化的发展推动,以及旅游业被国家定位为“支柱性产业”之后,以地方旅游投资公司的投融资平台来发展地方旅游业的模式将会在更多地方被复制。
“这是一个国家既能控制资源,又能为社会提供文化旅游公共产品,同时防止过分商业化开发造成资源破坏的一个比较好的办法。”城乡战略与旅游地产规划专家许豫宏表示。
地方的发展建设,尤其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离不开地方性投融资平台的支持。然而,在地方平台负债越来越受关注与警示,各地交投、文投、旅投纷涌而起之际,这是否又是城投的“产业化”、“精细化”分身?模式如何?又该怎样避免当今城投在中央政策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尴尬处境?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