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房库存逼近警戒线

来源:地产中国网综合 2013-05-14 07:58:00

据华夏时报报道,北京的新房库存再度告急。

亚豪机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5日,北京商品住宅期房存量约3.4万套,现房存量约2.7万套,整体一手房市场存量降至60869套。

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曾表示,对一个城市而言,5万套的库存已低于警戒线。显然,目前北京6万套的库存已逼近警戒线区域。

业内人士认为,严厉的限价政策使得4月以来北京新盘入市量锐减,对于市场供应来说,可谓是雪上加霜。而供需矛盾日趋紧张,将会加剧房价反弹的风险。

4月库存同比跌近1/4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报告称,4月份北京的库存下跌值得关注。数据显示,北京库存同比跌幅为25.6%,缩水态势明显。这一库存量是自2010年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处于历史低位,与北京楼市供求结构有很大关系。

亚豪机构副总经理高姗认为,刚性需求的持续强劲,凸显了当前楼市供需失衡的矛盾。短期内房价的上涨有可能因限价令得到平抑,但从长期来看,应尽快增加中小套型土地的供应与上市,才能缓解供需压力。

数据显示,2012年7月,北京新房库存仍有81587套。

去年上半年,土地市场较为冷清,房地产投资增速大幅下降,这为今年上半年的供应埋下隐患。通常来说,以目前项目的开发周期,从买地到入市需要一年至一年半的时间。而去年下半年出让的土地,最早也要等到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才能形成真正的供应。

“受到去年土地供应以及房地产投资增速的影响,今年上半年市场的供给的确不容乐观,预计到了下半年,供应量会逐渐回升。”远洋[简介最新动态]嘉业研究总监孟奇向记者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库存告急,但是在北京严厉的价格管制下,房价数据不涨反跌。据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5月第一周,纯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21535元/平方米,环比微降0.3%。

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则认为:“库存的高低对市场的影响大小取决于市场的预期,如果市场的预期看涨,那么在强劲的需求之下,多少库存都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如果市场看跌,低库存也无法带来房价的大涨。”

陈国强认为,除了新房,北京有大量的存量房,二手房成交已经成为主流,如果使存量房的成交通道畅通,能够有效地缓解新房的供需矛盾。

开发商推盘意愿增强

自北京“国五条”细则落地以来,北京市住建委严格监控房价,“价格偏高将不发预售许可证”。市住建委相关领导曾公开表示,对于价格偏高楼盘不接受价格指导,将无法获得预售许可。这使得4月的大部分时间供应量稀少。

楼盘入市节奏放缓,使得一些新楼盘供不应求。有媒体报道,位于通州的部分新入市项目需要排队、摇号才能获得购买资格。

同时,供应锐减,导致北京新房成交量大幅下跌。

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5月第一周(4.29-5.5),新建商品住宅(含保障房)成交1607套,环比减少44.7%。扣除保障房后的纯商品住宅成交1193套,环比减少30.7%,比新政后4月周均水平减少24.8%。

不过,数据显示,4月下旬,入市项目的数量开始有所增加,而5月的新房供应量也有缓慢回升的迹象。

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5月第一周,新建商品住宅市场有5个期房项目入市,总供应住宅1469套,与5月第一周的前一周2320套相比减少36.7%。

链家地产研究部张旭认为,较4月中上旬,最近两周推盘数量明显增加,形成今年以来的一个供应小高峰。5月是传统的销售旺季,房企推盘意愿增强。随着成交旺季的到来,房企与政策的僵持也将有所缓和。

一位房地产代理公司营销总监向记者表示:“现在大部分开发商入市的积极性没有问题,他们的销售策略是将有开盘条件的楼盘尽快推向市场,并没有外界所说的捂盘涨价的想法。而入市楼盘的数量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政府对预售证的审批速度。”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北京新房库存逼近警戒线
来源:地产中国网综合2013-05-14 07:58:00
亚豪机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5日,北京商品住宅期房存量约3.4万套,现房存量约2.7万套,整体一手房市场存量降至60869套。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