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钱流入或超万亿 无证据显示进入股市楼市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3-05-10 10:34:00

热钱何时撤出?

取决于美量化宽松退出及我国汇率市场改革

逐利是热钱的本性,一旦失去博取利益的土壤,敏感的热钱就会如潮水般而退,这将给所在国家的金融、经济造成影响甚至破坏性的恶果。

沈建光认为,发达国家实行异常宽松的货币政策,对我国存在不利影响,包括:出口需求降低、人民币升值以及对华投资减少等等。例如,3月中国对美国、日本、欧盟的出口分别下降6.5%、10%和14%。而人民币汇率方面,尽管2012年9月以来,人民币兑美元维持在6.2-6.25元之间,但人民币实际汇率已经升值了5.8%。除此之外,另一个风险也值得我们警惕,尽管当前中国面临资本流入的局面,但有朝一日美国量化宽松一旦退出,这种局面将可能逆转,资本大规模撤离对于中国脆弱的经济复苏显然是一个重大打击。

李志强分析,目前看热钱还没有明确投向,只是以资金形式体现在存款上,还没有大量涌入实体经济。一般来讲,热钱可能用于买房产,但不太可能用于固定资产投资、企业生产性的投资和基建投资。3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不高,环比还有所回落,工业增加值增速3月份也在回落,也就是说,至少热钱没有进入实体经济的明显迹象。

从外汇占款的增加来看,鲁政委肯定了国际资本流入中国的现状。但他说,“热钱是一个并不精确的概念,因而就不便断言是否有热钱、及热钱的规模问题。从过去的历史数据观察,这种流入的状态,主要与人民币升值预期、国内外市场利差(不是基准利率的利差)密切相关。这种套利行为,有的可能在金融市场上套利,有的则不过是实体经济企业自发的逐利表现,比如,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有对外经济活动的企业采取人民币质押贷款外币,借助目前美元的低利率和人民币的升值来降低其融资成本。”

外汇局近日发布新规,对虚构贸易背景、套利交易、异常跨境资金流入等行为,提出警示及相关防控措施。这也是中国首季外贸数据引发热议后,监管部门的首次公开实质性举动。

5月5日,外汇局发布《关于加强外汇资金流入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各地外汇管理部门应强化对进出口企业货物贸易外汇收支的分类管理,同时加大核查检查与处罚力度;要求各中资外汇指定银行应加强银行结售汇综合头寸管理,并严格执行外汇管理规定。有业内分析人士预期,新规的巧妙之处就在于,由于加强了银行外汇存贷比的规范和限制,既能减少当下跨境资金大幅流入,又对未来资金大幅流出国内市场做出防范。套利资本流入未来预计放缓,而且下半年还不排除有资本流出的可能。

瑞银分析认为,由于未来投机性的外汇资本将更难流入,银行也需要购入外汇以满足外汇贷存比要求,外汇流入以及人民币升值压力可能会有所减弱。这可以为汇率市场的进一步改革(包括扩大人民币每日交易区间)创造一个更加中性的环境。

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

热钱流入的领域很多,主要是资产市场,做汇率和利率套利也很赚钱,而且是无风险套利。汇率的升值和汇率动荡本身对我国出口企业非常不利。我认为人民币汇率应该更加稳定,汇率形成机制可以适当做些调整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

从外汇占款的增加来看,可以肯定存在国际资本流入。热钱的逐利行为,有的可能在金融市场上套利,有的则不过是实体经济企业自发的逐利表现

民生银行金融市场部首席分析师李志强:

国际资本认为2013年中国经济处在估值洼地,前期流走的资金回流,外汇占款开始增加。外汇占款就是外部资金流进来兑换成人民币,变成人民币之后就很难监测流向,很难再区分哪一部分人民币是热钱

瑞穗证劵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

尽管当前中国面临资本流入的局面,但有朝一日美国量化宽松一旦退出,这种局面将可能逆转,资本大规模撤离对于中国脆弱的经济复苏显然是一个打击

广东社科院综合研究开发中心主任黎友焕:

国际热钱不便于直接进入中国内地,于是就以中国香港为套利市场,但在巨资囤积中国香港的引领下,其它中国香港资金会自动进入内地获取更大的利润。以今年第一季度为例,贸易渠道就出现了井喷现象,外商投资渠道也出现了过去几年来不一样的变化。(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热钱流入或超万亿 无证据显示进入股市楼市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3-05-10 10:34:00
这一轮进入中国的热钱与以往大举挺进股市、楼市不同,现在没有明显迹象更没有确切证据表明,这一轮热钱进入了中国的股市、楼市,那么,这些热钱来自哪里?规模有多大?又流向何处?何时会撤退?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