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城市综合体“围城”之惑

来源:地产中国网综合 2013-05-10 08:53:00

对于一些地方政府而言,推动城市综合体的发展,可用商住综合体地块的进账来弥补眼下土地财政的亏空,并避免房地产投资增速过快下降。而且,不论最终经营效果如何,项目一旦开动,就足以拉动地区GDP。

而为何开发商也热衷于城市综合体。“我们做城市综合体,一半资金是自有的,一半资金来自银行贷款。对于这样的项目,银行是支持的。”上海一家知名商业地产开发商告诉记者。目前这家公司运营一个位于上海郊县的城市综合体项目。根据记者调查,该项目土地成本加建安成本共计20亿元左右,其中住宅项目已经开售,共计可回收资金7亿元。如果一半启动资金来自银行贷款,那么对于开发商来说,10亿元自有资金中有7亿元可以短期回笼,资金杠杆率之高可见一斑。

据了解,这家商业地产商下一个城市综合体项目已经落户昆山。而记者查阅昆山土地出让信息时发现,今年以来,昆山数十幅出让地块中,几乎没有纯住宅项目,工业、商业、商住综合等成为主要类型。

上海鸿毅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张毅鸿告诉记者,受房地产宏观调控影响,纯住宅用地运作难度较大,一是销售可能遇到限购影响,二是开发阶段的贷款无法解决。而商住项目就不同了,除了银行可以给予贷款支持外,政府还可能因为对当地税收的更多拉动而给予一定补贴。又因为商业综合体项目中配备了一定比例的住宅,开发商可以通过综合体项目融资,再通过住宅销售变现,由此完成了借道融资的全过程。除此之外,开发商也可能通过商业用地来建“类住宅”,即所谓酒店式公寓,虽然产权只有50年,但因为不被限购,也成为目前大量房地产企业选择的产品类型。

更为严重的是,商业地产需要完整的运营模式,开发商至少要有自己的核心经营载体,现在很多开发商面对商业地产根本不知道如何运营。另外,中国的融资环境等各方面的支持还不健全,不具备做大量商业地产的运营条件。

同质化严重风险剧增

“目前很多地方的商业供应面积都严重过剩,未来肯定会有一大批大型商业中心经营不起来,让开发商和买铺的投资者亏钱。”中国房产信息集团研究总监薛建雄认为,“短期内市场上商业地产项目供应量过大,而地产商的开发、运营能力参差不齐,有些商业项目将难逃关闭、重组和被收购的命运。特别是二、三线城市的新区项目,在当下住宅卖不动的情况下,商业地产也就缺乏足够的人流和消费来支撑。”

此外,很多商业项目都直接销售给了个人投资者。在一些商业地产项目大量重复建设,短期内消费能力又没有大幅上升的城市,此举无疑是将巨大的风险转嫁给了后者,极容易使商业地产的泡沫在投资者的频繁倒手中越吹越大。任何一个野蛮生长的产业,都会经历不断复制,产业调整,而后走上健康发展的路子。现在的本土商业地产,仍处于复制阶段,但在业内人士的眼里,距离调整已经不远。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长三角城市综合体“围城”之惑
来源:地产中国网综合2013-05-10 08:53:00
在城市综合体的建设上,提出各自的指标,杭州提出将建成100个城市综合体;南京在售及正建的城市综合体已超过50处;经济活跃的苏州,城市综合体的涌现速度之快,更是出乎人们预料。总建筑面积约182万平方米的“苏州中心”城市综合体项目去年在金鸡湖畔开工,这也是迄今国内规模最大的城市综合体项目。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