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国五条细则出台的影响,4月楼市受到了较大冲击,但土地市场在经历了短暂的冷场后,热度已有所回升。记者从土地储备中心了解到,4月份,北京市土地成交金额为67.80亿元,环比大涨1603.52%;成交面积85.97万平方米,环比涨幅345.90%。5月土地市场更开闸放量,截至7日,北京供应的经营性用地达12宗,包括商业金融、混合公建、住宅等,总建筑面积达到90.54万平方米,集中在大兴、通州、丰台、门头沟等区域。
部分房企逆市拿地
土地的稀缺性日益凸显,这种稀缺性所引发的扩张动力,表现在郊外土地市场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由于一线城市楼市供需矛盾突出,加上年初政府推地积极性较高,各地的“国五条”细则落地后,这些城市的住宅地块市场依然比较热。统计数据显示,4月份,306个城市土地交易2153宗,土地出让金额1343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11.1%。其中,一线城市交易地块73宗,土地出让金高达212亿元,比去年同期上涨208%。
今年3月以来,从中央至地方各级的调整政策频出,在一定程度上干扰市场预期,土地市场也因此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在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看来,每次新政出台之后,楼市总会迎来短暂的调整期,一些房企往往选择在此时逆市拿地。4月北京土地市场激烈竞争的场面就是最好的说明:4月9日,北京石景山区鲁谷路C2商业金融用地被新能(北京)国际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11.65亿元竞得,楼面价为每平方米2.13万元,溢价率高达174%;4月11日,福州泰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19.3亿元中标通州台湖地块,溢价率高达112%。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