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上世纪90年代开始,包括十堰在内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开展了退耕还林等水土保持工程,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 “削山造城”让十堰当初的生态投入打了折扣。
李铁栓(化名)一大早起床,马上收起晾晒的衣服,一家人伴着炸山声和飞扬的黄土生活已经很长时间了……
铁栓:我来的时候山上全是树,不是这样,那天放炮石头子飞出来真吓人啊。
村民:我们老百姓挣钱不容易,好不容易盖得房子,这要是出问题谁来负责啊?
这里进行的“削山造地”运动可以说是中国新一轮城镇化的缩影。这些年,不少城市忙着开山造城、填海造城……譬如甘肃兰州投资750亿,半年内推掉700余座山头,陕西延安从投资上千亿,在延安城市周边的沟壑地带建造一个两倍于目前城区的新城……更多的计划,正在地方两会的版图中成为热闹的愿景。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可现代版的造城运动却真的“吃掉了山,烤干了水”。为什么各地扩张市域版图有如此高的热情呢?武汉大学教授伍新木一语中的:各级政府它比较注重任期内的的政绩目标,就好像学生考试有个高考的指挥棒在那里一样。
山水本身是十堰最大的优势,本可以通过依山而建的方式,可在政绩指挥棒的指导下,当地选择了向山要地。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侯京玲表示,在一个地方的城市发展遇到相同的困惑的时候,国家层面的总体评价和引导已经迫在眉睫,侯京玲:城市化决不能集群、决不能贪大,决不能城市连着城市,这不是一个开山造城的问题,为什么会发生这样?我们国家还没有30年生态规划。那个地方有多大的城市,能容纳多少人必须要看资源的情况。
中国之声连续三天对湖北十堰大规模开山造地进行了报道,类似的现象在全国并非十堰一家。建造美丽城市是为了幸福生活,但牺牲生态环境的代价未免太过昂贵,虽然眼前的危害可能还并不明显,可难保今后子孙不受大自然的惩罚。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