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区将有降雨及雷电 专家详解降水不利影响

来源:中国广播网 2013-04-24 13:59:00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未来三天,四川芦山地震灾区有小到中雨。23日午后到24日白天,芦山地震灾区有小到中雨,雨量可达10~20毫米,局地20~25毫米;24日晚上到25日白天小雨转阴。降雨期间并伴有雷电天气。气温起伏不大,最低气温14~16℃,最高气温22~24℃。

雅安需警惕降水带来的不利影响

震区天气及其带来的不利影响,关乎着搜救的进度和老百姓的安置问题。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专家李小泉表示,和其他气象要素相比,降水仍是对雅安抗震救灾工作的最大困扰。

李小泉说,雅安位于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形比较特殊,呈北、西、南地势高,东部地势较低的地理格局。山脉间沟壑较深。因此,容易在区域内形成冷暖气流的交汇,而雅安也成为川西地区一个多雨的城市,俗语称之为“天漏”。

李小泉:“一般来说,雅安强降水多发生在夏季。在春季,雅安的雨水也很多,但是从量级上来说,没有那么大。从最近的天气形势来看,青藏高原上有一个低压槽,有弱的冷空气进入,而从印度洋输送过来的暖湿气流也很丰富。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内,雅安仍以降水天气为主。”

李小泉告诉记者,这个时间段内的降水量级不及夏季,大暴雨或暴雨不常见,以小到中雨居多。此外,多夜雨也是雅安的一个天气特点。这主要是因为西南山地潮湿多云。夜间,云层上部由于辐射散热作用,气温迅速下降,而云层底部气温较高。云层的上部和下部之间便形成了温差,大气层结不稳定,使得暖湿空气上升从而形成降雨。

这种阴雨天气对于震区的救援与老百姓安置工作仍然会带来很大的困扰。这是因为,发生地震后,土质变得松散,即使雨量不大,短时的降水也还是会将泥土冲下,造成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此外,李小泉提醒说,虽然雅安地区早晚温差不是很大,但是由于其处于山区,夜间还是会有湿冷的感觉。震区的老百姓和救援人员还是应该注意增减衣服,防止感冒。

由于地震灾区集中安置点及临时安置房(包括活动板房、简易房、帐篷等)往往很多,救援人员和集中安置群众密集,而且临时搭建的救助设施也比较多,如果出现雷击,后果将不堪设想。这个时间段会多雷暴吗?又该如何防御呢?

李小泉说,目前并不是雅安雷电多发季节,因为出现强对流的条件并不十分成熟,仍以降水为主,但局部地区也有可能会出现雷雨天气。当出现雷雨天气时,应尽量远离活动板房的金属支撑杆和金属构件。在避震帐篷的搭建选址上,应远离危、旧建筑以及山地滑坡地段,选择整体地势和植被高度较低,且空旷、干燥的地方搭建临时避震帐篷。另外不要在大树下搭建避震帐篷。

气象在震后救灾中扮演什么角色?

震后的雅安,各种救援工作能否有效进行,震区人民能否平安度过震后危险期,天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据中国气象局正研级高级工程师江吉喜介绍,降水会给救灾工作带来较大的不利影响。这主要是因为降水不但对震区群众以及救援人员的生活影响很大,而且它伴随的低能见度对空中救援影响也较大。最重要的是,震后地质结构疏松,降雨容易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还可能出现堰塞湖并造成新的灾害。

每年4到5月,雅安会有17天到19天的时间出现降雨。今年4月以来,雅安的总降雨量已经达到了84.9毫米,接近常年4月平均降雨总量。长期的雨水浸泡使得雅安土壤含水量趋于饱和,加上地震后土质疏松,即使较小的降雨也有可能带来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尤其是降雨时常发生在夜间,也为灾害的防范增加了难度。

除了降雨,雷电对于救灾工作也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受灾群众多安置在空旷区域上搭建的帐篷里。帐篷比较容易导电,致使雷电隐患加重。出现雷电时,应避免在山区空旷处打伞,避免进行室外活动或站立于山顶。

雅安也以多雾而著称。以4月为例,这里每月平均会有8到9天出现雾气弥漫的景象。特别是在早晚时分,温度低,湿度大,水汽更容易凝结成雾。大雾不仅会影响抢险救灾物资的运输,而且对飞机起降、救援物资的投放都会带来不利影响。针对这样的情况,江吉喜说,有关部门及震区的救援人员应及时收听气象部门的大雾预警信息,飞机及车辆运输应当提前做好防范准备,避开大雾时段前往震区。

气温对于抗震救灾也是至关重要的。气温高,就容易消耗被困人员和救援人员的体力,且滋生病菌,导致疫情扩散。温度过低,会给露宿野外的群众带来不便。雅安地区处于青藏高原底部的边缘附近,早晚气温低,容易引发呼吸道等疾病,因此老人和孩子一定要注意采取充足的御寒措施。

江吉喜表示,5月以后,逐渐上升的气温会对灾区群众的生活和救灾工作产生影响,高温条件对灾区环境以及疫情的防范提出更高的要求。进入6月以后,雅安将会进入一年中的雷电多发期,当地应当提前做好应对准备。比如安装避雷针,将帐篷或者简易房屋的钢架结构替换成木质结构,或者采取及时的防雷避险措施。每年6到9月是雅安的主要降水时段,7到8月是暴雨频发的时期,也是泥石流、洪涝灾害的高发时段。因此,气象部门还将长期持续关注震区的天气变化,做好服务。

震后为何多堰塞湖?

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地震后,宝盛乡玉溪河段已形成一处堰塞湖。无独有偶,2008年,汶川地震也造成北川县出现唐家山等多座堰塞湖。那么,堰塞湖为何会在震后形成?它与气象又有哪些关系呢?

堰塞湖是指山崩、土石流或熔岩堵塞河谷或河床,储水到一定程度而形成的湖泊。通常为地震、风灾、火山爆发等自然原因所造成,也有人为因素造成的堰塞湖。堰塞湖是因不稳定的地质状况所构成。当堰塞湖受到冲刷、侵蚀、溶解、崩塌等作用时,它便会出现“溢坝”,最终会因其处于极差的地质状况而演变“溃堤”,并能够瞬间导致山洪的出现,对下游地区有着毁灭性的破坏。

气象因素中降水对堰塞湖的影响较大。首先,降水增加了堰塞湖垮坝的风险。如果遇有降雨,雨水形成的径流汇集到堰塞湖之中,造成其水位上升、水体增加,会对堰塞湖不牢固的“堤坝”产生更大的压力,一旦决口会形成洪峰,威胁下游地区并导致重大洪灾。因此,有关部门必须密切监视天气过程,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降水还有可能引起更多的山体滑坡,并引发泥石流堵塞道路的情况,甚至可能会再次堵塞河流,造成更多的堰塞湖。

降水时也会因为云量较多,云的高度较低,能见度很差等气象因素,对地震灾区的直升飞机救援工作、巡查、救灾物资的空投等产生影响。

所以,在抗震救灾中,充分考虑气象因素,参考天气状况指挥救灾十分重要。

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因大规模崩塌滑坡阻断河道而形成的堰塞湖,给救援重建带来了巨大威胁。所幸的是,根据4月20日雅安市有关部门的报告,震后玉溪河上游一度出现壅塞体,后逐渐被水冲开。目前该河段虽还有部分拥堵,但已无重大险情。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地震灾区将有降雨及雷电 专家详解降水不利影响
来源:中国广播网2013-04-24 13:59:00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未来三天,四川芦山地震灾区有小到中雨。23日午后到24日白天,芦山地震灾区有小到中雨,雨量可达10~20毫米,局地20~25毫米;24日晚上到25日白天小雨转阴。降雨期间并伴有雷电天气。气温起伏不大,最低气温14~16℃,最高气温22~24℃。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