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交织出现城镇化4阶段

来源:南京日报 2013-04-22 08:34:00

根据诺瑟姆总结的规律,当城市化率触及50%的时候,普遍会出现“城市圈化”的特征:从农村向城市的人口迁移开始减速,城市化的发展方向转为形成城市圈,许多中小城市开始“晋升”为全国性的大城市。而中国的城镇化率刚好超过50%,正处于这样一个关键节点。

“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农民进城’。到了一定阶段就会出现人口外溢。”张京祥说,根据西方的历史经验,城镇化分为集聚、郊区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四个阶段。西方国家上世纪50年代开始进入郊区化阶段,就是城市化率达到一定程度后,有钱人往郊区分散;更深的郊区化就是逆城市化,现在则处于再城市化阶段,因为过度郊区化,导致城市产业人口空心化,现在西方一些国家都在重新恢复城市活力,其中一个重要的举措是发展创意产业。

“从这个角度看南京,西方城镇化4个不同阶段特征在南京交织出现。西方的城镇化持续了二三百年,我们是30年走过了人家二三百年的路,各种情况挤压交织在一起,非常复杂。”张京祥认为,城镇化也分为有形城镇化和无形城镇化,前者是人口要素向城市集聚,城市越来越大,城市向农村扩张,后者指城市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在农村渗透扩散的过程。现在到欧洲农村风景如画,村子里面往往只有几户是农民,其他都是城市人口,农民只是职业。“说起对生活的希望,农民有一句特别朴实的话:希望过上像城里人一样的日子。现在这句话在苏南地区,包括南京一些比较富裕的农村,已经换了另外一句:我们在这里生活得比城里人好,啥都不缺,还有保障,不用忍受城里的路堵和空气污染。出现了不愿进城的农民。”

张京祥分析说,南京的城镇化目前基本上处于“集聚”阶段,往新城、副城、新市镇集聚;也出现了郊区化现象,比如很多有实力的人到江宁江北买别墅,产业大学大企业都向郊区转移,大型商贸业也在发展。还有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的因素,通过更新改造让城区恢复活力。

南京城市化的时间进程有怎样的特点?市发改委发展规划处负责人简要作了概括:改革开放前,南京的城市化进程几十年没什么变化;改革开放后到上世纪90年代,主要是开发区建设,大片连片土地得到开发建设,大量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新世纪头10年,实行“三集中一疏散”和“一城三区”建设,主要是新城新区建设;2009年到现在,推出了十大功能板块建设,城乡统筹一体发展行动纲要,新市镇建设开始布局。

“从规划角度看,1980年编制完成的南京市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中,就按照国家要求对南京市域层面的发展作了‘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的安排。”市规划局城乡规划处负责人介绍,《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1981—2000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经过国家正式批准执行的总体规划文件,这份规划提出了“市—郊—城—乡—镇”的圈层式城镇空间格局,奠定了今日南京“多中心、开敞式、组团布局、轴向发展”的雏形。由于城建资金不足,市政设施覆盖空间有限,规划着重解决当时城市住宅困难和基础设施的历史欠账,城市建设主要集中在老城填平补齐,并向周边适度发展。

党的十四大以后,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南京于1991年开始着手修编总体规划,首次提出了“南京都市圈”的概念,并提出加快外围城镇发展,将城市建设的重点向外围城镇转移。南京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2000年城镇化水平已超过71%。主城的外围城镇尤其是依托开发区的东山、新尧、浦口等外围城镇快速发展,10年中,外围城镇建设用地由70平方公里增长到100平方公里左右。但回过头来看,规划与实施之间存在一定差距。

专家认为,在新一轮城镇化拉开大幕之时,重新释义城镇化的内涵非常必要。无论是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模式,还是具体到南京这样的城市,都要进行战略调整,从城镇化的速度、规模、采取的方式、走什么样路,都应该与过去30年不同。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南京交织出现城镇化4阶段
来源:南京日报2013-04-22 08:34:00
“到2012年底,南京的城市化率80.23%。”市统计局人口处处长张小玮说。2008年12月,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委员会发布了《中国城市化率现状调查报告》,并首次发布城市化率排行榜。其中31个省会城市(含直辖市)排名前十是:武汉、广州、上海、乌鲁木齐、南京、北京、太原、沈阳、银川、天津。当时武汉99.83%,广州89.57%、上海85.76%、北京75.6%、天津60.09%。2012年底,省内的苏州城市率达72.31%,无锡为72.91%。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