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周刚刚开始,发改委就于15日一早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了有关《部分房企违反明码标价规定受到查处》的公告,对近期各地价格部门查处的8家房企的开发项目违规现象进行了通报,其中包括为取得预售许可证即开盘销售,未明码标价,以及将未出售房源标示为已售等现象。发改委同时称各地合计已经对9家企业共处以了1000万元以上的罚款。公告提醒所有房地产企业依法诚信经营,不得采用拖延 开盘时间或者控制房源等手段捂盘惜售,故意制造房源紧张气氛。并要求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切实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通知的要求,把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作为常态监管,对房地产企业违反规定的行为。
捂盘惜售的情况在房地产市场上早已存在,发改委及其他各部委对于捂盘惜售的打击也早在07年就已开始。全国存在捂盘惜售的楼盘项目,也远不止上述公告中提到的8家。
今次发改委的通报,可看作是老话重提,或是此前“新国五条”细则组合拳的后续。唯一不同的是,在此前的多次公开通告中,大多以提醒为主,并未出现对捂盘惜售的具体处罚措施,而此次却已经落实到了切实的现金处罚。
在房地产市场持续高温的情况下,捂盘惜售的确是开发商所管用的谋取更大利益的手法。捂盘惜售的根本原因是房企需要对后市抱有积极的持续上涨预期,否则将会有踏空的可能。而此时发改委的公开表态及处罚,或许可看出目前情势下,政府对此轮房地产调控的结果仍然不甚乐观,并且对未来房价的稳定依旧缺乏信心。
此时政府开始打击捂盘惜售,与其说关心的是保护购房者利益,是消费者享受同等待遇,不如说是关心自己制定的心政策是否会有成效。
(来源:庄凌顾问)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