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一季度财收增11% 房产相关税成增幅主力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3-04-15 09:29:00

今年以来,外部环境进一步恶化,国际经济形势复苏困难,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许多地方外贸增长只有1%甚至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增长继续放缓,全国前两个月的财政收入只增长不到2%,但一些地方财政收入继续呈现高增长态势。

从全国经济大省江苏来看,今年一季度公共预算收入超过1600亿元,增幅达到11%,全国来看仍处领先水平。

江苏省财政厅国库处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由于春节汇缴的时滞因素,今年前两个月中央财政报告出现低增幅是可能的。江苏实体经济质态好,经济总量大,消费市场活跃。今年以来,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逾千亿元,同比增长超过两成,实体经济从底部复苏为税源提供了保证。

从几大税种来看,一季度受“两节”因素带动,与生产和消费直接相关的营业税增长达到16%。但随着经济转型的深入,一些重化工行业和敏感行业,受经济周期影响较大,财政收入因此出现波动或回落。比如,钢铁、石化、装备、船舶制造业及光伏行业,因利润下降,这些行业的增值税和所得税增幅下降明显,光伏行业甚至几近绝收。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一季度,江苏多个地市的财政收入监测报告显示,由于“国五条”政策对二手房交易的放大作用明显,房地产交易税骤然放量,各地“冒得都很凶”,南京3月份二手房交易量突破一万套。房地产行情好的时候,许多地方与房地产相关的税收对地方收入的贡献度占到“半壁江山”,而今年3月份的地方税可能会重拾这一“流金岁月”,并成为一季度地方税收“拉起来”的主要力量。但此间多位财税专家认为,随着“国五条”细则日渐明朗化,房产交易回归平静,这种短期的、脉冲性收入增长不具有可持续性。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所得税贡献度持续攀高,从江苏来看,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占收入比已超过22%,由于企业效益仍处弱景气区间,所得税增长乏力,但个人所得税则强劲发力,已占所得税的半壁江山,在整个税收总量中的占比上升。2010年上半年,江苏全省个人所得税收入首次超过100亿元,而今年一季度就达到150亿元。

作为税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2011年10月上调个税起征点后,个税仍然保持大幅增长态势。相关人士分析说,这主要得益于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过去,工资薪金所得是纳税的主力,起征点上调至3500元后,工薪族的个税贡献度下降,高收入阶层贡献度明显提高,个税的再分配功能尚待强化。

不仅个税“贡献度”提高,财政增收中还有相当比重与税务部门代征的“世界最高的社保缴费率”不无关系。以“五险一金”计算,目前企业缴费占比超过30%,为少缴社保费,许多企业压低基本工资,在高通胀年代,不少看似光鲜的行业,基本工资甚至远不如民工工资。最近,某省税务部门一份“喜报”说,自从代社保部门征社保费以来,其累计代征的社保费已接近万亿元大关。但面对这么庞大的社保费收入,从上到下还在为养老金缺口犯愁,延长退休年龄的吹风不断。

现在的矛盾不只是在最高的社保缴费率与脆弱的低社保水平之间。“中国财政收入去年已经到了11.7万亿元,1978年只有1000多亿元。”在不久前的一次会议上,中央高层谈到30多年超百倍增长的财政收入,并感慨地称:“这个数量已经不小了……不能把这个钱用去搞重复建设,用去搞产能过剩。所以很重要的是我们要把这个钱用好,用到该用的地方。”

江苏一位财税专家说,这道出了问题的实质,我们的收入总体不算少,关键是如何用,不折腾,不糟蹋。在实体经济较为困难,大规模减税呼声此起彼伏,结构性减税全力推进的同时,要严格建立检查制度,保证减税落到实处,防止地方各种变相的对冲手段干扰。同时要严把支出关,把钱“用到刀刃上,用到该用的地方”,真正把百姓的钱更多地用于民生保障。(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江苏一季度财收增11% 房产相关税成增幅主力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3-04-15 09:29:00
从全国经济大省江苏来看,今年一季度公共预算收入超过1600亿元,增幅达到11%,全国来看仍处领先水平。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