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商报》报道 一方面,护国寺小吃、吉野家等中外快餐不再抱着繁华地段往里钻,“迷你版”购物中心傍着大型社区扎根;另一方面,此前粗放扩张的家电连锁开始关掉经营较差的社区店,转而培育商圈旗舰店。社区商业正呈现出可以满足周边居民衣、食、住、休闲等需求的新格局。
社区商业加速品牌化
有别于王府井、西单等繁华商圈,社区商业的属地性消费明显,以满足社区居民日常生活消费为主,强调快捷性和综合性。随着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社区商业也在发生着改变。
近日新开张的护国寺小吃和平里店吸引了大批生活和工作在该地段的居民,其火爆场面远远超过以往主做游客生意、节日消费特征明显的繁华地段门店。不仅如此,据北京商报记者采访发现,周边居民前往该店的回头率较高。多年来困扰老字号的高租金问题,有望在社区市场找到破解答案。
同样落户该地段的新侨三宝乐,依靠周边居民口耳相传,迅速站稳脚跟。“我是听邻居介绍来这家老牌面包房的,以前多是在超市或者味多美蛋糕房买面包。”两位购买面包的中年夫妇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这已经是他们第二次来这家店了。
和平里地段属于老社区,这些老北京人熟悉的品牌落户,可以轻松度过新店的养铺期。如果说老字号在老社区有先天优势的话,那么在新兴社区尤其是新城社区,由于年轻消费群体居多,社区商业品牌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在通州新华联(000620)家园、世纪星城等新建小区周边,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去年以来,呷哺呷哺、吉野家、大鸭梨等品牌餐饮店以及咖啡馆、茶馆已经取代此前质量参差不齐的小餐馆和杂货小铺。近年来主推社区购物中心的北京华联,已在通州先后开了两家社区型购物中心。
在回龙观、房山等新城,随着大批新社区入驻,社区商业的品牌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家住回龙观的李先生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现在家门口的餐饮企业越来越有规模了,购物也有永辉、BHG等超市。
不仅如此,主攻社区市场的山西天镇蔬菜直营店、连锁化水果店等新型模式菜店,提高了菜店的消费环境。可见,社区商业已逐渐走出“超市+底商”的低端模式。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