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又念“紧箍咒” 调控之下房价如何走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3-03-12 09:33:00

数据显示,自2012年第二季度开始,中国房地产市场开始复苏,近三个月加速回暖,尤其是房价涨幅持续扩大。2013年1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指数环比上涨0.57%;同比增幅更首次由跌转涨,且涨幅一下跳至0.68%。一线城市继续领涨全国,北京、深圳和广州1月的房价环比涨幅超过2%,而之前一个月还只有1%多点。

另一个数据是,今年1月至2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49.5%,而去年1月至12月的增幅仅为1.8%,环比增幅高达42%,创出近十年新高。即便是考虑到去年1月至2月成交量低迷的因素,这种环比增幅也着实令人惊讶。

因此从上述背景来看,郭建波“裸跑”几成定局。不过,也有很多观点认为,2月底国五条出台以及3月初细则落地,对楼市影响会非常大,不排除房价在3月会出现整体下跌的情景。

“任志强的逻辑比较简单,认为去年全国的购地面积和房屋新开工面积都是负增长,供应减少了,很容易形成供不应求,供不应求的市场关系决定了房价会涨,甚至会大涨。郭建波当时强调三点,一是经济形势不好,二是限购措施还在持续,会抑制需求,三是资金面比较紧张,企业不乐观,所以他们得出完全不一样的结论。”杨红旭分析,但目前事实已经非常明确,就是郭建波输了,任志强赢了,3月份的数据肯定是涨。

杨红旭认为,即便政策有效果,也会有延迟性。楼市未来两个季度会出现明显变化,整体上会降温,成交活跃度会降低,尤其是住房成交量会出现下滑。

影响 一线城市影响甚微

不过,杨红旭强调,调控并不能有效改变一线城市和少数二线城市的住宅供求关系,尤其是2012年全国土地成交和房屋新开工皆为负增长,注定了2013年新增住宅供应偏紧;同时,新政在抑制需求的同时,也将改变开发商对市场的乐观情绪,从而导致几个月后他们拿地和新开工的积极性降低,从而更加不利于增加供应。“2013年全国楼市将‘震荡上行’”。

上海中原研究咨询部总监宋会雍认为,此次政策中二套房贷以及限购令收紧对上海这类一线城市影响力较小,影响主要会集中在一些早期限购并不严格的城市中,它们会大致经历已经严厉限购的城市此前经历过的市场波折。而个人所得税的调整导致的成本增加则不排除会构成房价的一部分,推高房价。

“这一批新的政策细则,重点仍在抑制需求方面。对于土地供应与开发步伐的新约束,已经开始涉及供应的掌控,但还没有走得很深刻,因此其对房价的打压作用也会比较小。”宋会雍建议,从单一的调控需求,开始转向调控供应的变化毫无疑问可以起到比之前更好的效果。

三问

城镇化下的房地产如何发展

随着全国两会的召开和《全国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2011年-2020年)》的即将发布,关于新型城镇化的讨论继续升温。而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也被认为是房地产新一轮发展的机遇。

影响 城镇化推楼市发展

“由于城镇化在未来经济发展中作用重大,因此,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都把推进城镇化作为经济发展的重大抓手。这显然会给房地产的新一轮发展带来很大机遇。”复旦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尹伯成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不过,可能正因为中国未来几年要把推进城镇化作为推动中国未来改革和发展的大引擎,因此,尽管政府近年来一再强调房地产调控不动摇,并且限购、限贷等调控政策组合拳也未松动过,但从去年第二季度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运行、房地产板块、房地产市场舆论与预期都开始发生变化。

具体表现为,房价方面,去年第二季度以来低价入市项目提价加推,中高端项目销量增加提升了结构性高均价,百城价格指数于去年6月止跌并连续7个月上涨。成交量方面,2012年住宅成交量为近三年同期最高,同比增幅达29%,12月成交量创2012年调控以来单月新高,各类城市成交量均为2008年来第二高位,回暖最快的一线城市同比增长41%。

与之相适应的是,房地产板块开始活跃,不少房地产上市公司股价开始上涨。房地产市场舆论方面,各种各样有关城镇化加速必然助推房地产业发展与房价进一步上涨的论调已是屡见不鲜。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楼市又念“紧箍咒” 调控之下房价如何走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3-03-12 09:33:00
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夕,中国政府再度对房市下“猛药”。3月1日,国五条细则正式出台,征收20%的差额个税措施让市场为之“震惊”。国五条细则出台后,市场有何反应?调控效果如何?政策是否会升级?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房价走势如何?本报将一一解读。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