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议国五条细则:长期内可能推高房价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3-03-03 12:26:00

大批记者聚焦在经济界委员驻地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欲就“房产新政”展开全面采访。但住建部和开发商等“当事人”集体沉默,而学界评论则认为,“史上最严”新政的出台,短期内或许有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目的,从长期来看却并未解决根本问题。

姜伟新:先看看市场反应再说

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富力地产董事长张力、合展集团董事长及珠江控股副董事长田伟、粤海控股董事长黄小峰均为地产界政协委员。然而,记者在北京会议中心经济界委员驻地酒店大堂守候四五个小时,也未能捕捉到这些“当事人”的身影。

2日下午1点多,住建部部长姜伟新终于出现在驻地停车场,被眼尖的记者发现,立即被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请问您如何看待‘国五条’对房价的影响?”“各地住房信息联网有何进展?”……而对一拥而上的媒体记者,姜伟新双手抱拳,连连告饶,只肯以只言片语答复。

姜伟新说,“国五条”刚刚出来,要先看看市场的反应再说。另外,好政策还要靠严格落实。他同时表示,自己对控制房价有信心。

梅兴保:新政时间点出人意料

全国政协委员、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原总裁梅兴保表示,3月1日出台多项房地产调控措施,既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所谓必然,就是大家全都预料调控没到位,必然会有新的政策出来,所谓偶然,就是指在这个时点出台,确实出乎意料,因为普遍认为两会前可能是个政策上的稳定期。”不过,梅兴保认为,在目前房价上涨较快的环境下,利用经济杠杆抑制房价是非常必要的,短期来看,利用地产税、提高所得税率可以起到抑制房价上涨的目的,“但长期来看,传导和转嫁作用发生,可能也会有推高房价的可能。”

梅兴保预计,新政必然会扼制二手市场的交易,此外还会对改善型需求造成较大的打压。所以,目前的税收政策等还只是一只手,对房地产业固然要从严,但同时也要放开一些限制,比如对高端房地产的限制,还要有一些税收政策的调整等,总之还是要确保市场上有交易,否则房地产垮下去,影响也会很大。

10年 从2003年的“18号文”,到随后出台的“国八条”、“国六条”、“国四条”、“国十条”、“新国八条”,再到最新出炉的“国五条”,10年里,国务院持续调控房地产,但房价一路走高。

[四大焦点]

20%交易税能否不伤及无辜?

人售房征20%交易税,是“国五条”细则中最受关注也是最具争议的条款。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黄泽民说,这会造成两种可能,要么将负担转嫁给买房人,要么房主惜售使市场供应量减少,间接推升二手房价。全国人大代表巨力集团董事长杨建忠认为,卖房征收交易税,彰显了中央严控房价的决心,但“羊毛出在羊身上”,房价不是加重个税能解决的问题,如果最终买单者还是购房人,就难免伤及无辜。

房产税,房叔房婶、普通购房人谁害怕?

房产税导致交易成本上涨,指望用它拽下高房价是不现实的。”黄泽民委员说。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也持类似观点。他认为,房产税改革应坚持只调节高端,要考虑社会大众的利益。邱立成委员认为,房产税改革应以打击投机为主,针对多套以上住房的炒房客和捂盘不售的开发商,而非对准普通百姓的普通住房,特别是第一套刚需住房和第二套改善型住房。

保障房建设能否平抑房价?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大学法学系教授何悦说,通过保障房的大量建设可以释放房地产市场刚性需求,缓解房价上涨压力。“但短期内,这一政策对商品房市场的冲击更多是停留在心理层面上。”何悦委员认为,保障房建设的投入能否起到平抑房价的作用,有赖于公平分配和配套政策的完善。

限价令如何避免成涨价推手?

全国政协委员赵东科认为,在目前的实际操作中,出台房价调控目标的城市,大都只考虑当地经济发展目标,宽松的目标,除了避免被问责,还保持对“土地财政”的依赖。限购政策并非长久之计。一些代表委员表示,在土地财政压力之下,地方政府变相放松调控的冲动仍存。切实执行房价控制目标和问责机制,将是对地方政府的一种约束,确保调控政策有效落实。

(来源:潇湘晨报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代表委员议国五条细则:长期内可能推高房价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3-03-03 12:26:00
大批记者聚焦在经济界委员驻地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欲就“房产新政”展开全面采访。但住建部和开发商等“当事人”集体沉默,而学界评论则认为,“史上最严”新政的出台,短期内或许有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目的,从长期来看却并未解决根本问题。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