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政府直斥地产商

来源:地产中国网综合 2013-01-28 09:12:00

据《华夏时报》报道,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针对楼市调控和房价,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副市长陈刚等政府高层人士频繁表态。与过去简单重申政策不同的是,政府把矛头直接对准开发商。

郭金龙去年底表示,“防止开发商做局,用虚假信息把消费者、地方政府套进去,把北京套进去。”陈刚1月22日则称,“不要被开发商忽悠了,对于地产调控,政府还有手段。”

政府对开发商通常采用约谈的方式,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就因为“政府不让提”而将“今年房价会暴涨”改为“稳中有升”。政府强势而密集的喊话,令一些房企人士心态随之发生变化,他们担心政策会陡生变数。

政府密集重申调控

在人代会丰台团分组审议时,陈刚表示:“房子还是这些房子,供需还是平衡的,为什么有人就着急一定要去买房子?还是预期变了。老百姓不要被开发商制造的气氛改变预期。”对此,不少业内人士纷纷发表意见。上海易居研究院研究部长杨红旭[微博]就反问:“多讲点市场机制、供求关系,行不?”对于去年年底集中入市的刚需购房者来说,担心供应不足导致房价上涨显然是买房的最主要原因。

对于供需是否平衡的问题,某房企销售总监向记者表示:“总量平衡并不代表结构平衡。2012年,大户型滞销,刚需产品供不应求,这说明购房者更需要的是刚需产品。从位置上来看,北京四环以内的新房已经很稀缺,新增供应基本都位于郊区,由此造成四环内二手房供不应求,房价上涨。因此,从结构上和位置上来讲,供需是不平衡的。”事实上,与楼盘供应量密切相关的北京住宅用地供应规模已连续三年下降,2012年更创近6年来新低,仅完成年度经营性土地供地计划的31%。

最近,政府一方面表态供求平衡;另一方面,连续三年没有完成供地计划的北京市土储中心,在今年开年一改土地市场开年冷清的惯例,突然加大供地力度。截至1月23日,今年1月北京已成交8宗经营性用地,政府共获得土地收入176.72亿元,同比去年1月成交4宗经营性用地总金额16.48亿元的情况,土地收入同比增长972%。

“北京去年消化库存的情况比上海要好一些,因此政府应当增加土地供应,平衡供需,以抑制房价的上涨。”中国房地产数据研究院执行院长陈晟向记者表示。

房企担忧政策收紧

2013年开年,虽然楼市成交环比下滑,但同比去年同期仍出现大幅上涨。据亚豪机构统计数据显示,1月1日-20日,北京市商品住宅共实现成交7963套,成交面积89.9万平方米,商品住宅成交套数、面积分别上升了85%和123%。成交量的大涨,或许是促使政府部门密集重申房地产调控,强调坚持调控方向不动摇的原因之一。郭金龙近日表示:“我们主动调控房地产,实行最严格管理措施,使房价稳中有降。”此前,国土部表示谨防流动性宽松对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的削弱。

实际上,史上最严厉的调控政策至今已经执行两年有余,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政策的疲劳期已经显现。

亚豪机构副总经理任启鑫表示,限购这一行政手段虽然对于楼市过热现象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也不可避免地“错杀”了一些刚需自住的购房群体,并且直接导致了地方政府赖以生存的土地财政“告急”,因此市场主体均在等待今年“两会”的召开,希望中央政府能释放明确的政策信号。

临近春节,入市的新盘明显减少。任启鑫表示,2012年“以价换量”的项目已经较好地实现了现金回流,资金量较为充裕,因此并不急于加推新房源,部分房企甚至“封盘”等待房价上涨到理想区间。

北京某经纪公司销售总监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北京市场比较乐观,但是下半年不确定性将增加。一方面,下半年货币可能会收紧,另一方面,楼市调控政策也许会进一步收紧。

上述销售总监进一步表示:“其实现在已经有一些开发商出现捂盘现象,因为不少楼盘对后市看好,希望卖个好价钱。不过,目前政府集中表态,加之上半年房价上涨的趋势已经比较明显,为了避免下半年政策收紧,我认为最好赶在上半年加紧推盘,快速消化存货。”尽管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今年房价上涨的概率比较高,但从近来北京政府高层的密集表态来看,如果房价涨幅较大,或将招致更为严厉的政策。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北京政府直斥地产商
来源:地产中国网综合2013-01-28 09:12:00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针对楼市调控和房价,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副市长陈刚等政府高层人士频繁表态。与过去简单重申政策不同的是,政府把矛头直接对准开发商。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