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SIF|《付诸行动:亚洲投资者净零投资报告(2022)》发布

来源:中国网地产 2022-12-19 12:20:01

2022年12月9日,2022年中国责任投资周(2022 China SIF Week)边会活动:亚洲净零投资趋势以及资产所有者对中国ESG投资的期望研讨会顺利举行。中国责任投资论坛自2012年由商道融绿发起,至今已走过整整十年的精彩历程。12月14日,2022年中国责任投资周的压轴活动——第十届中国责任投资论坛年会即将以直播形式与关注责任投资的各界人士见面,欢迎踊跃报名。

China SIF|《付诸行动:亚洲投资者净零投资报告(2022)》发布_中国网地产

亚洲净零投资趋势以及资产所有者对中国ESG投资的期望研讨会由中国责任投资论坛(China SIF)与亚洲投资者气候变化联盟(AIGCC)主办。亚洲投资者气候变化联盟(AIGCC)发布了《亚洲投资者净零投资报告(2022)》。该系列报告自2019年首次发布以来,该报告持续追踪亚洲主要投资者在与气候一致投资方面的进展及方法。

China SIF|《付诸行动:亚洲投资者净零投资报告(2022)》发布_中国网地产

2022年受访投资者的管理资产总额共计7.9万亿美元,调查结果显示,受访投资者对其投资组合在2050年前达到净零排放表现出强烈的愿望。尽管大多数受访投资者尚未公布其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及中期排放目标(2025年或2030年),但多数表示正在积极考虑。大多数受访投资者已经在内部开始衡量其投资组合的碳足迹,但鲜有公开的对比数据来确定亚洲投资者是否已准备就绪实施气候行动计划和向净零过渡。

缺乏可比且具体的数据是大多数受访投资者投资的主要障碍,而前几年调查显示投资者普遍认为缺乏工具和方法学是主要障碍。这一变化也表明投资者对可用数据的理解运用更加成熟,对公司和资产层面更精细数据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正在对其整体投资组合和资产类别进行碳足迹测量,受访者还表示在获取范围3排放数据方面存在困难,目前主要依赖估算数据。

伴随着亚洲投资者对减少碳排放并在2050年前实现净零排放的承诺,投资者需要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方法学,例如针对私募资金和基础设施,投资者已表明近期将制定实施计划。主要亚洲投资者也认识到投资于气候解决方案的必要性。尽管在受访的亚洲投资者中,投资尽责管理和企业参与是一种受欢迎的投资策略,但多数受访者尚未确定其参与投资的碳排放基准。

AIGCC首席执行官 Rebecca Mikula-Wright表示:“全球迫切需要向净零转型,公共和私人投资将在转型中发挥明确的作用,投资者可以根据其所在地区选择合适的参与模式。亚洲投资者们渴望在2050年前实现投资组合的净零排放,但这些愿望尚未转化为行动,41%的受访者还未设定中长期目标。投资者们应该支持私人资金流入气候减缓和适应项目,他们还需要评估物理风险,以确保投资组合韧性。我们也鼓励资产所有者在向资产管理者授权时,更多的将脱碳、气候解决方案投资目标纳入考量。”

China SIF|《付诸行动:亚洲投资者净零投资报告(2022)》发布_中国网地产

报告同时收录了法国巴黎银行资产管理、Dynam Capital、GIC、Invesco和Sustainable Fitch的精选案例研究。

报告中文摘要:

气候目标、衡量指标和测量方法

· 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 由于对细节和实施方法的谨慎态度,相当一部分受访的亚洲主要投资者(41%)仍在努力制定其净零目标,或者尚未制定净零目标。其中一些受访者正在积极采取措施,例如加入全球净零排放倡议。

o 资产所有者大多要求资产管理者向其报告与气候相关的行动和成果,但还未对资产管理者提出对其投资组合脱碳的要求。

o 大多数受访者使用碳排放强度作为衡量其净零目标的主要数据。

· 净零排放方法学——在资产层面进行衡量时,受访者们除了继续使用针对特定资产的方法学外,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也是当前设定目标和制定净零战略的通用方法学。

o 除此之外,受访者也会使用各种框架和方法的组合,包括‘与巴黎协定一致的投资倡议’(Paris Aligned Investment Initiative)提出的的净零投资框架(Net Zero Investment Framework)和碳会计财务伙伴关系(Partnership for Carbon Accounting Financials)。

· 中期目标(2025年或2030年)——相当比例的调查对象(41%)尚未设定到2050年达到净零的中期目标(到2025年或2030年),但表示在积极考虑设定中期目标。

o 所以大多数受访者尚未评估其投资组合中到2050年与净零一致的投资占比。

o 大多数受访者正在确定或计划开始设立基线,用以计算其中期脱碳目标、气候解决方案目标、中期投资组合覆盖目标和参与门槛。

· 碳足迹测量——亚洲投资者继续扩大其投资组合中碳足迹测量的覆盖范围。多数受访者(41%)在其整个投资组合中测量了碳足迹,绝大多数在其上市股票和固定收益(包括绿色债券)资产类别中测量了其碳足迹。

o 由于数据获取困难,或缺乏相关工具、标准、方法学,其他资产类别(如私募股权)的碳排放测量相对滞后。

o 资产所有者通常不会在委托授权中要求其资产管理者报告碳排放情况,但他们正积极考虑在未来几年内要求外部资管方报告碳排放情况。

· 气候指标——受访者主要披露的指标为与总体碳排放量相关的指标,其中大多数披露了加权平均碳强度(WACI)和绝对排放量。然而,与资产水平或投资组合水平相关的其他指标也在逐渐被披露。

· 数据聚合

o 排放数据:大多数受访者使用外包数据,具体取决于资产类别。

o 净零一致:部分公司正通过一系列可追溯的指标和数据,在内部开展净零一致评估。

· 情景分析—— 仅有25%的受访投资者在其整体投资组合中进行了气候情景分析,41%的受访投资者正在积极考虑。

· 物理风险和韧性(resilience)——物理风险评估和投资滞后于投资者对气候减缓的响应。仅有6%的受访投资者进行了物理风险评估并认为他们的投资组合具有韧性,53%的受访投资者表示正在积极考虑开展物理风险评估。

· 投资者参与(engagement)和尽责管理——尽管在受访的亚洲投资者中,投资尽责管理和企业参与是一种受欢迎的投资策略,但多数受访者尚未确定其在主要行业相关投资的碳排放基准,而这将取决于直接或协同的气候参与/尽责管理行动。

· 气候解决方案投资——受访亚洲投资者们认识到需要制定气候解决方案目标,并对其进行投资。其中,29%的受访者对气候解决方案的相关投资设置目标并公开发布,41%的受访者表示正在积极考虑。

o 亚洲投资者(59%)使用内部框架来确定气候解决方案投资。多数受访投资者会根据其资产类别使用多种方法组合。

o 仅有25%或更少的资产所有者会在委托授权中涉及气候解决方案投资相关内容。

o 气候解决方案的投资分散在多种资产类别中,受访者多侧重于公共市场和私募股权投资。

气候治理与战略

· 气候政策以及化石燃料投资政策——受访亚洲投资者表示已有气候投资的相关政策,部分受访者表示已有针对化石燃料的投资政策。

o 多数受访者将化石燃料剥离和排除作为投资策略的一部分,尤其侧重于应用在燃煤上。

· 净零投资策略

o 公司参与和股东行动仍然是最受欢迎的净零投资策略。

o 转型金融是净零投资战略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47%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正在进行转型金融相关投资。

· 气候变化披露——受访者普遍采用了与TCFD一致的报告,69%的受访者表示已经编制了与TCFD一致的报告;25%的受访者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编写报告。

· 气候行动计划——受访者认同发布气候行动计划的必要性。50%的受访者表示已经发布了气候行动计划;29%的受访者表示正在积极考虑。

· 气候相关职位高管薪酬——31%的受访者已经开始将高管薪酬与实现气候目标和过渡挂钩, 19%的受访者正在积极考虑。

· 公正转型——接近一半(44%)的投资者正将转型金融作为其投资组合管理和投资策略的一部分进行实质性整合,另有近一半(44%)表示正在积极考虑。

· 生物多样性和森林砍伐——多数受访者尚未针对生物多样性进行评估或综合应对,仅有13%的受访者对自然和生物多样性风险进行了详细评估。

投资障碍

· 投资障碍——近一半受访者(47%)认为缺乏数据是投资的关键障碍,这表明对精细化数据的需求增加,需要弥补知识上的差距。

· 应对政策和监管不确定性——大多数投资者(87%)选择直接通过第三方服务商或气候行动100+ (Climate Action 100+)、亚洲公用事业参与项目 (AUEP)等协同参与项目,从而有效地将投资者的期望,例如在气候政策方面的参与,聚合在共同的议程和一致的目标之下。

· 投资者政策建议—— 80% 受访投资者正在通过协同合作,用投资者联合声明、公开信和气候行动倡议等方式进行政策建议。

(责任编辑:李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广告信息,由广告主授权中国网地产发布,文中观点仅供读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China SIF|《付诸行动:亚洲投资者净零投资报告(2022)》发布
来源:中国网地产2022-12-19 12:20:01
2022年12月9日,2022年中国责任投资周(2022 China SIF Week)边会活动:亚洲净零投资趋势以及资产所有者对中国ESG投资的期望研讨会顺利举行。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