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建业务“走红” 房企转型开启轻资产模式

来源:中国网地产 2022-10-31 11:04:40

近期,地产代建成为了行业里的“热词”,不少房企选择投身于代建业务。不同于房地产开发历来的“重资产”模式,轻资产运营模式或许有助于房企走出眼下的寒冬。

代建业务再度“走红”

10月17日,天津第三批次土拍落下帷幕。侯台集团以底价7.2亿元摘得津西青楚(挂)2021-044号地块。侯台集团引入金地集团共同开发项目,后者作为代建方参与项目建设。

除天津外,代建房企也在陆续入场国内其他城市。2022年以来,地产代建逐渐成为各大房企的“必争之地”。进入三、四季度,众多房企相继公布了2022年的年中业绩,其中有关代建的信息出现频次极高。

据中指研究院公布数据,截至2021年底,进入代建赛道的房企一共有36家,预计2030年商业代建销售额将接近5万亿元。

万科保利、华润、龙湖碧桂园等品牌房企都纷纷投身地产代建。

代建业务“走红” 房企转型开启轻资产模式_中国网地产

(部分代建房企统计)

能令品牌企业扎堆布局,地产代建究竟有怎样的“魔力”,会成为房企转型的蓝海领域吗?

代建助企“轻装上阵”

事实上,地产代建的概念由来已久,早在十余年前代建业务就逐渐兴起。而随着近年越来越多的房企入局,代建赛道也变得越来越热闹。

从地产代建的发展历程来看,代建行业最初兴起于政府代建,后续发展和革新中逐渐形成了政府代建、商业代建、资本代建三种模式并存的状态。

房地产是一个环节繁琐、体系庞大的长周期性行业,从前期开发到后期销售回款,每一步都环环相扣,这其中需要巨大的资金流以保证这一庞大流程的运转。

近两年,在疫情等因素的影响下,购房者信心不足、观望态度不减,导致房企销售速度滞缓,楼市迎来了一场霜冻。市场环境的陡变,对许多房企来说无异于迎头痛击。房企扩张速度快、楼盘去化难等多个因素造成了多数房企资金面的紧张。

如何生存下去、平稳穿越周期,成为了多数房企最迫切的问题之一。

早在 2021年底,住建部部长王蒙徽表示,过去形成的“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的开发经营模式不可持续。这种模式不仅消耗了大量资源,而且积累了巨大的风险隐患,也不符合新发展理念,无法迈向高质量发展。

今年3月,银保监会传达学习贯彻国务院金融委会议精神时提到,积极推动房地产行业转变发展方式,鼓励机构稳妥有序开展并购贷款,重点支持优质房企兼并收购困难房企优质项目,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在此形势下,房企“代建业务”迅速走红。从代建行业的发展周期来看,代建行业又往往与房地产行业发展周期相逆,房地产遇冷调整,恰恰是代建行业发展的繁荣期。

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2017-2020年,房地产代建的营业收入快速提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19.5%。虽然整体增长较快,但整体规模尚低。到2020年,代建业务的营业收入为95.8亿元,尚不足百亿,仍有较大发展空间。2017年以来,房地产代建业务的净利润率水平始终高于25%,到2020年达到25.4%,高出传统房地产净利润率超10个百分点。

相比自主开发,地产代建属于轻资产运营模式,利润虽然低,但投入的成本也较低,所以利润率要高于传统开发模式。拓展代建业务能使房企在市场下行阶段保存实力,平稳过渡到下一周期;同时,多元化的经营模式也使房企更具备市场韧性。

贸然转型或有风险

房企代建的优势在于,轻资产的运营模式之下代建成本较低;且由于不拿地及有保底收益,代建企业抗周期性风险能力较强。房企的多赛道发展有利于房企拓宽业务范围,整合资源,也有助于房企在市场波动下穿越周期,等待行业回暖。

地产代建业务对代建企业的规模也有一定的要求,在自身的实力、经验以及团队配备等方面,大型房企的优势要大于中小型房企。

不过,地产代建业务并非全无风险。代建企业前期施工是否需要垫资?垫资的多与少、融资是否顺畅?产品标准不同的情况下,是否会对房企自身的品牌力产生负面影响?在产品标准的制定上,如何在满足委托方需求的同时保障项目的品质?委托方和建设方的分工以及沟通上是否顺畅......这些都是利益相关方需要谨慎考量的问题。

地产代建入局门槛不高,但想做好却难上加难。随着更多房企的加入,代建市场这片“蓝海”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后期可能会面临代建业务利润率降低的问题。

市场份额毕竟有限,贸然转型更应谨慎,房企须考量自身综合实力后再做选择。同时,在投身代建业务的同时,各房企也应持续探索多元化赛道,增强企业的市场韧性。

(责任编辑:杨帆)
网站无障碍
代建业务“走红” 房企转型开启轻资产模式
来源:中国网地产2022-10-31 11:04:40
不同于房地产开发历来的“重资产”模式,轻资产运营模式或许有助于房企走出眼下的寒冬。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