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口 深港合作第一站

来源:中国网地产 2021-12-09 13:27:30

对于香港发展来说,将形成南部以维港为中心的金融贸易中心,北部以河套为中心的科创中心,而这个都会区无疑将紧贴深圳这个国家科创中心城市,开启深港合作的新篇章。

深圳香港山水相依,历史上曾经紧密互动,尤其深圳依托香港这个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引进香港的资金、技术及管理等深港合作,第一站就在蛇口。

01深港合作的先天基因

1979年1月31日,大年初四。蛇口工业区正式成立。

成立于149年前的招商局,是中国近代第一家民族工商企业,也是中国目前历史最悠久的企业,更为重要的是,招商局在中国近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关头都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虽然创办轮船招商局的直接目标是要打破外国轮船公司垄断中国沿海和长江的航运,从中分得经济利益看到了发展交通通讯等产业对未来中国之意义。

不仅是求富,还要为国家民族求得长远发展的根基,为中国数千百年开拓探路,这是招商局从诞生之日起就埋下的基因。

一百多年后的招商局,又处于风云际会的关口——全球化新一波浪潮汹涌澎湃,那时的中国需要加快经济建设,缩短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而招商局正好位于香港这个中西方经济文化交融的结点上。

02学习香港第一课:现代商业运作

深圳作家涂俏的《袁庚传》,记述了袁庚从港商那里学到的“香港第一课”。那就是港商在达成卖楼协议后,急于把卖楼收到的定金支票在双休日之前存到银行,不然到下周一再存进去的话就要损失3天的利息。

从财务经营的时间价值,袁庚悟出经济建设中也存在时间价值,因此石破天惊地提出“时间就是金钱”的口号,后来又加上“效率就是生命”,做成标牌竖在工业区路口,不但成为蛇口的精神图腾,也成为薪火相传的深圳精神。

实际上,袁庚的“香港第一课”在他1978年6月调研香港时就开始了。作为出生于宝安大鹏镇的老深圳和纵横深圳河两岸老成员,袁庚对香港是非常熟悉的,然而当他在1978年6月抵达香港时,还是被震撼到了。

为此,蛇口工业区成立不久,便开设“蛇口工业区企业管理干部培训班”,通过香港来学习西方世界最前沿的经济理论、企业运作模式、人员管理经验等。1981年第一期还是面向交通部系统各单位招聘,第二期则扩大招生范围,面向全国公开招聘,吸引了一批有志青年从北京、上海等地来到蛇口。学习内容除了英语、粤语、驾驶、外贸实务、企业管理等业务技能外,还有一些专题讲座。

袁庚后来总结说,要引进外国的资金、技术、设备等等,并不是十分困难的事,而要创造一个适应这个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则要困难得多。进步的社会,进步的人,是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经济起飞的大前提。“有人问:‘蛇口是怎么发展起来的?’我的回答是从人的观念转变和社会改革开始的。”

蛇口培训班便起到这样的作用,被称为“蛇口黄埔军校”。参加过培训班的人,后来都成长为各条业务战线上的骨干。

培训班的老师有相当一部分来自香港,有律师、会计师,还有大学教授,当年的蛇口,无论是规划、管理还是经济人才都非常缺乏,最急需讲授一些制度上的东西,比如土地制度、经济制度,“我讲的是香港的法律制度、银行制度、土地制度、规划制度等。”

当时的学员顾立基回忆说,这些课程直接接触西方世界最前沿的经济理论与商业操作,对学员们确实产生了很大的震撼,也曾让相当一部分人一时间感到很难接受。“但是为了改革开放必须转脑子,培训班出来的一大批新型干部,是现代企业商业文明的星火,让蛇口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程度模拟市场经济的区域,成为中国市场经济和商业社会的起点。”

教室也很简陋,临时用木架支起一块大黑板,几十把椅子,没有桌子,很多人在大腿上记笔记。梁振英说,我平均每月来二至三次,就这样持续了8年。

03深港接轨第一站:基础设施

来蛇口讲课时非常折腾,因为只能通过罗湖口岸进入深圳。从香港市区抵达罗湖口岸时都到了中午,但排队过关要近3个小时。从罗湖到蛇口还要坐两个小时的“排骨路”(即颠簸的黄泥路),随后只能在侨社休息一晚后第二天再去上课。

为解决与香港之间的交通问题,蛇口工业区成立不久便把码头建设摆上了议事日程。蛇口码头最初是为了方便招商局员工往返深港而建设,但建成之后便成为深圳市民往返周边城市的重要交通枢纽。尤其是从蛇口码头坐船到香港港澳码头,当时耗时一两个小时,极为方便快捷。从交通便利度来说,蛇口是深港接轨的第一站。

时间就是金钱,除了交通要便利,通讯也要快捷。蛇口需要一个与香港快捷联系的国际电话出口。现在看来似乎很简单,直接从香港拉一条通信电缆过来,不就得了?但是在当时,通电话比通路通航难多了。

因为国家规定全国的电信出口只有两个,一个北京,一个上海。要从深圳打电话到香港,必须通过北京、上海再转到香港。因此邮电部认为蛇口想直接弄一个国际线路到香港,是不可能的。

自电报诞生以来,通信技术便在加速改造我们的社会和商业模式。以交通通讯起家的招商局自然深知通讯工具对现代商业发展的重要性,因此蛇口工业区据理力争。最后蛇口终于争取到了直通香港的一条电话线路。

这条电话线不仅使深港在现代通讯世界中直连,方便了深圳与香港之间的沟通往来,更重要的是让港商外资看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质性动作,为下一步投资蛇口增强了信心。

蛇口工业区建设如火如荼的时候,却经常遭遇断电危机,尤其是在1985年,电力紧缺已威胁到蛇口工业区的生存。招商局出面采取紧急补救措施,直接从香港购电成为优先选项。

经国务院批准,招商局与香港中华电力有限公司于1985年7月24日签署合同,由后者投资7000万港元,铺设海底电缆,向蛇口每天供电42万度,合同有效期10年。1986年11月9日,海底电缆正式供电。当时广东供电极为紧缺,香港到蛇口的这条“单供线”保障了蛇口电力供应,使之成为深圳也是全国第一个不停电的片区。

一般人只知道香港在资金、技术上对深圳改革开放的意义,实际上基础设施的支持更为重要。作为特区中的特区,蛇口在深港合作上的探索显然更加全面、深入。

04港商投资的前哨站:资金技术

港商是蛇口早期开发的重要力量。1979年,人称“马太”的港商陈惠娟就开始蛇口筹划创办蛇口购物中心,这是中国内地第一家购物中心,也是第一家外币购物中心。筹备两年后,蛇口购物中心1982年6月28日开业。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商场开业当天就收回投资。

尽管有马太这样的港商敢于吃螃蟹,但是在蛇口工业区开办之初,大多数港商对于荒凉僻远的蛇口还是心存疑虑的。为此在1980年9月香港组织了一个“超级富豪团”造访蛇口工业区。

1982年,香港开达实业有限公司掌门人丁熊照的公子丁鹤寿在蛇口开办了蛇口工业区最早的三来一补企业——凯达玩具厂。凯达当时是占据全球70%塑料玩具市场的巨头,因此在蛇口的凯达玩具厂,对中国沿海发展三来一补具有示范意义。

凯达玩具厂员工多为十七八岁的年轻姑娘,被称为“凯达妹”,也就是中国第一代打工妹。凯达工资高、福利好,“凯达妹”甚至连蛇口的海关男都看不上,“有本事娶个凯达妹”成了流传在蛇口的口头禅。

丁鹤寿又介绍日本电子业巨头三洋落户蛇口,蛇口三洋电机成为日本通过实质全额出资在中国进行经营的首家企业,面向海外市场生产收音机和录像机这些高端产品。虽然蛇口三洋的产品当时未能在国内销售,但是采取的事业部制等生产管理经验却从蛇口走向全国。

到1984年,入园企业已超过百家,除了凯达、三洋外,还有金钱饲料、华美钢厂、华益铝厂、陆氏公司、康元饼干、中宏气体、能源机具等优秀企业。在1984年10月1日的35周年国庆庆典上,蛇口工业区彩车上除了有“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句口号,还展示了蛇口工业区内13家优秀企业。

05深港合作的新格局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蛇口的光环虽然黯淡下来,但是蛇口精神依然在传承,蛇口与香港的联系依然密切。进入新世纪以来,蛇口又站在深港合作新格局的关键卡位上。

2008年,美国《时代》周刊文章《三城记》中把纽约、伦敦、香港三座城市相提并论,提出了纽伦港(Nylonkong)这个名词。然而与纽约、伦敦相比,香港区域辐射能力不强,经济腹地也不够。香港要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特大型都市,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而必须加强与珠三角城市的联系,特别是与深圳的合作。

而此时的深圳也正面临后工业化时代的转型升级,需要新的经济增长极。深圳看好服务贸易的发展空间,而服务贸易则是香港的强项,于是,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横空出世。2010年8月26日,在深圳特区30周年当天,国务院批复同意《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明确把前海建设成为粤港现代服务业创新合作示范区。

2015年3月,中央又通过前海蛇口自贸区总体方案。与深港前海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一样,深圳自贸区成立的国家定位之一也是深港合作,促进粤港服务贸易自由化。深港合作区+自贸区,前海与蛇口这两块毗邻的片区在定位与发展方向上开始趋同。

为此,招商局集团与前海管理局于2016年6月签署框架协议,组建合资公司推动前海蛇口自贸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招商局是总部在香港的老字号央企,因此,深圳市与招商局在前海的合资公司,是深港合作的战略合作平台,这标志着深港合作已经从过去的对内推动改革开放,进入对外大开放的新格局。

在这种大格局下,2015年蛇口工业区吸收合并招商地产,重组为招商蛇口实现整体上市,成为招商局集团核心资产整合平台及重要的业务协同平台。在前海扩区前,招商蛇口就参与建设前海深港国际服务城,从荟同学校到前海深港设计创意产业园,再到前海深港商贸物流小镇,促进深港合作迈向纵深化。

今年9月,前海扩区,蛇口及大小南山片区22.89平方公里的面积被纳入大前海。这意味着,蛇口自贸区终与深港合作区合体,蛇口可以享有前海各种政策优势与制度创新的红利。

貌似蛇口成为前海的一部分。不过,香港北部都会区计划的推出,让蛇口在深港合作中的特殊优势再次彰显。

香港计划在新界北部建设一个300平方公里、可容纳250万人生活的都会区,配合港深跨境口岸和交通基建,与深圳特区形成“双城三圈”的战略性布局。北部都会区被定位为香港未来20年的重点开发区域,也是香港未来20年的经济增长引擎。

从地图上可以清楚发现,蛇口正好处在前海合作区与香港北部都会区的V型交汇点!V型的一边是深圳主导的前海合作区,另一边是香港重点打造的北部都会区,而蛇口的招商局基因,使其自诞生以来就带有联结深圳与香港的结点功能,冥冥之中蛇口再次抢占深港合作的先机。

在这个结点上,蛇口不仅有香港招商局一百多年来的开拓基因,而且有四十多年来在深圳敢闯敢试的创新精神,在一片蛮荒之地上建设出一个港产城一体的现代化城区。从这里出发向南,可以把深圳积累的科技创新经验带到香港北部都会区;向北,则可把香港的服务贸易优势融入大前海合作区。

除了营商环境,蛇口开放、包容的生活氛围也对接香港,吸引了各国商人来这里投资、工作和生活。“将蛇口建设成为最适合人类生活的地方”,这是袁庚当年的宏愿,四十多年来,招商蛇口朝着这个目标,在蛇口践行美好生活,蛇口已经成为深圳最国际化的社区。

来往香港便利,氛围开放包容,不少在香港工作的外籍人士都愿意来蛇口居住。随着前海高端产业与香港北部科创产业的推进,蛇口势将成为国际国内高端人才融汇之地。商客云集,精英荟萃,这是一个大都会的典型特征。如果说未来有一个深港V型都会圈,那应该首先在蛇口呈现。

从世界各地大都会发展来看,临海临港是大都会发展的一大优势。香港北部都会区的发展以科创为中心,早期的产业研发将在河套一带展开,但是后期国际级大都会的金融服务功能势必在元朗临海地带聚集,正好与蛇口片区遥相呼应。香港北部都会区形成之时,也是深港V型都会圈成型之日。

深港V型都会呼之欲出,蛇口,再次站在时代变迁的历史关口。

文章来源:“湾区经济观察员呙中校在深圳客、世范区撰文”

(责任编辑:李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广告信息,由广告主授权中国网地产发布,文中观点仅供读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蛇口 深港合作第一站
来源:中国网地产2021-12-09 13:27:30
对于香港发展来说,将形成南部以维港为中心的金融贸易中心,北部以河套为中心的科创中心,而这个都会区无疑将紧贴深圳这个国家科创中心城市,开启深港合作的新篇章。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