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又一地出台楼市新政 房价最多跌15%,大涨大跌均不利市场维稳

来源:扬子晚报 2021-11-09 09:55:49

扬子晚报网11月8日讯(记者 马祚波)继南通、徐州等地之后,江苏又一地出台了楼市新政,调控目标主要是针对新盘降价行为进行限制。记者了解到,镇江扬中建筑房地产业商会近日发布倡议书,内容包括新开盘的房源不低于备案价85%销售,在售楼盘同一楼层、同一户型的成交价不低于上季度成交均价的95%。频频降温的市场背景下,新政释放什么信号?今年年底前的楼市走势如何?记者进行了采访。

倡导“不恶意降价、不攀比降价”

在这份《倡议书》中,当地的建筑房地产业商会倡导房企“科学合理制定商品住房‘一房一价’备案价格及销售价格,带头做到不恶意降价、攀比降价,不恶意炒作、虛假宣传”,同时,倡导所有项目不得超出备案价格对外销售。与此同时,在降价促销时,针对在售项目的商品住宅,同一楼层、同一户型成交价不低于上季度成交均价的95%;新开盘项目的商品住宅,则不低于备案价格的85%进行销售,也就是最大降幅为15%。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注意到,《倡议书》中还明确了“罚则”:如果违反的话,倡导房企“自愿接受相关部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联合惩戒措施”——包括限制或暂停商品房网签备案,扣除企业信用分;提高重点监管资金额度,直至全部资金;重新确定备案价格,一律取消后期调价,并不得提高后续预售批次的备案价格;情节恶劣,严重破坏全市房地产市场秩序和社会稳定的,取消所有批次预售改为现房销售。

楼市新政剑指“低价倾销”

在此之前,江苏已有多地出台了楼市新政,毫无例外的是都将矛头指向了“低价倾销”。今年8月底,无锡江阴住建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若干事项的通知》,严禁低价(如低于成本价、变相降价等)倾销、打价格战,坚决杜绝恶性竞争、降标降质、逾期交付等违规违法行为,如有违反的话,房企将被取消所有批次预售改为现房销售。

今年国庆节期间,徐州两个县区同时叫停2家楼盘存在的工抵房降价销售行为,原因是房价直接从7000余元/㎡降至5000余元/㎡,降幅超过20%;随后,南通海门针对一家楼盘的价格备案答复时称,“为稳定商品房价格,降幅超过8%时必须重新备案,重新备案间隔周期不少于6个月”。

国内近20城出台“降价限制”

其实不仅是在江苏,国内已有近20个城市在今年下半年以来出台了“降价限制”,如8月初的湖南岳阳要求新房的实际成交价不得低于备案价85%,这是今年首个出台“降价限制”的城市;随后,张家口、鄂州、孝感、新沂也发布了限制房价下跌的新政以稳定楼市。多数城市的新政要求房价调整幅度不得超过10%-15%,若达到这一标准均需重新备案。

市场人士表示,虽然政府出台“限价”措施能将房价稳在一定水平,不过在市场信心不足的背景下,此举反而令房企无法通过打折促销快速回笼资金。尤其是对于三四线城市来说,部分地方的楼市供应大于需求,降价促销的幅度不够“刺激”则无法吸引买房人。

然而,若以“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来考虑,“限价措施”的出台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房价既不能大涨,更不能大降,对于涨幅过快的处理方式有不少,比如限贷、限售等,而针对“以价换量”的销售行为,就目前来看,价格限制是地方政府为数不多的手段之一,可以缓减下跌节奏,同时也稳住了买家的市场预期。

至于今年年底前的楼市走势,业内人士普遍预计“降温”仍是关键词,尽管信贷政策放松的信号不时释出,但是楼市整体转暖仍需时日。从南京第三批集中出让宅地的市场反应上看,一些房企“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新房销售难以迅速回款,恐难以在土地市场有所斩获,底价拿地或小幅溢价将成为主流。

(责任编辑:王永超)
网站无障碍
江苏又一地出台楼市新政 房价最多跌15%,大涨大跌均不利市场维稳
来源:扬子晚报2021-11-09 09:55:49
扬子晚报网11月8日讯(记者 马祚波)继南通、徐州等地之后,江苏又一地出台了楼市新政,调控目标主要是针对新盘降价行为进行限制。记者了解到,镇江扬中建筑房地产业商会近日发布倡议书,内容包括新开盘的房源不低于备案价85%销售,在售楼盘同一楼层、同一户型的成交价不低于上季度成交均价的95%。频频降温的市场背景下,新政释放什么信号?今年年底前的楼市走势如何?记者进行了采访。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