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出台“救市”新政,涉人才购房补贴、放宽贷款房龄年限等

来源:新京报 2021-10-12 09:23:49

据哈尔滨日报10月10日报道,为认真贯彻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总体目标,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哈尔滨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简称“《意见》”)。《意见》自2021年10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2年12月31日。

纵观哈尔滨此次房地产新政,主要内容包括给予符合条件人才购房补贴、放宽二手房公积金贷款房龄、提高房企监管资金返还额度以减轻流动资金压力、降低土地增值税预征率等。在业内人士看来,相比于其他城市的“限跌令”,哈尔滨新政相对较为全面,从购房者到房企,对于房地产市场具有明显的提振效果。

二手房公积金贷款房龄年限由20年提高到30年

在刺激购房者购房需求方面,根据《意见》,为吸引留住具有大中专以上学历的人才在哈尔滨购房,实行购房补贴政策,对与本地用人单位签订聘用合同或服务协议、缴纳6个月社保的,以及已自主创业的,年龄在35岁以下的各类人才,在哈尔滨购置首套商品房时即可享受购房补贴。购房补贴以货币形式一次性发放,发放标准按照全日制博士生10万元、全日制硕士生5万元、全日制本科生3万元、大中专生(含技工院校)2万元。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分析称,购房补贴并不是一刀切,而是根据不同的人群特点,实行相应的补贴政策,虽然补贴金额对于人才的吸引力并不是非常大,但对于提振市场信心,会起到一定作用。

与此同时,哈尔滨放宽二手房公积金贷款房龄年限,由20年提高到30年,贷款年限与房龄之和不超过50年;允许异地缴存公积金职工在哈尔滨购房申请公积金贷款;县(处)级女干部和高级职称女性专业技术人员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年龄由55周岁调整为60周岁。

在张波看来,放宽公积金贷款房龄年限,可以减轻购房者的还款压力,与此同时,加速二手房的交易与流动,这对于哈尔滨房地产市场来说是一个比较利好的政策。

除了购房者外,在房企方面,根据《意见》,按照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动工开发期限,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对年度信用等级为绿牌和蓝牌的开发企业,2022年6月1日前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在2022年12月31日之前,高层达到一层工程主体施工形象、多层达到二层工程主体施工形象的,企业可按栋申请商品房预售许可证。

此外,《意见》还指出,2022年12月31日前,对于已实施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满足返还条件的,应尽快予以返还。同时,根据企业信用和项目建设进展实际,监管资金入账金额在扣除5%留存监管资金后仍有余额的,在返还各阶段监管资金的基础上,每阶段提高原来应返额度的20%,以减轻企业流动资金压力。

张波表示,对于房企来说,除了去年年初疫情期间,有一定融资政策宽松之外,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前三季度,基本上都是收紧状态,而这次哈尔滨的政策,变相地给房企的资金层面做了相应的宽松,无论是拿地资金还是后续的监管资金返还,都有助于解决房企现金流问题。

业内:相比“限跌令”,哈尔滨新政效力或更为明显

对于此次哈尔滨房地产新政,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哈尔滨成为全国首个全面救市的城市,并不奇怪,因为哈尔滨楼市退烧明显。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8月份,哈尔滨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降0.3%,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下降0.2%。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8月份,哈尔滨商品住宅供应面积同比下降14%,环比上升249%;成交面积同比下降26%,环比上升8%;成交金额同比下降33%;成交均价同比下降10%,环比下降4%。

张波同样认为,哈尔滨是第一个全面出台政策提振房地产市场的城市,“哈尔滨政策跟之前的政策有明显的差异,之前部分城市出台‘限跌令’,通过行政手段限制房价下跌,对于市场释放的实际效应,会有一些偏差。而哈尔滨通过购房需求侧的刺激,来提振市场信心,维持房地产市场的相应稳定。从这个政策的落脚点来说,相对于限跌令的效力会比较明显。”

据了解,为防止房价过快下跌,已有张家口、昆明、唐山、江阴、株洲、岳阳等多个城市,通过发布政策或约谈房企的形式来调控房企大幅降价行为。

(责任编辑:杨帆)
网站无障碍
哈尔滨出台“救市”新政,涉人才购房补贴、放宽贷款房龄年限等
来源:新京报2021-10-12 09:23:49
业内人士指出,哈尔滨是第一个全面出台政策提振房地产市场的城市,相比于其他城市的“限跌令”,哈尔滨新政的效力可能会更为明显。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