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城市“老”问题

来源:深圳特区报 2021-08-16 08:24:44

近日,读者给本报致电称:在福田梅林某一小区,有人私建养老中心,在这样的老旧住宅小区,入驻一个商业型养老中心是否合适?

记者的第一反应是:建养老院是好事呀,为什么要投诉呢?一位业内人士称,这叫“邻避现象”,就是大家明明知道这是好事,但出于种种原因,却极力反对避之不及。有人觉得吵,有人觉得这些机构使小区人流复杂,会降低小区的声誉甚至楼价,所以拼命反对。其实所有人都有养老需求,谁家没有老人呢?谁又不会老呢?

“养老是一个刚性需求。”深圳市关爱老人促进会秘书长何皆佳说:“就像教育、医疗是刚性需求一样。深圳盖了很多楼,但是最缺的却是养老场地。”她举例说,罗湖区某养老机构一次性增加了300个床位,但是合乎条件的申请老人却达到26000人,一床难求。紧缺的时候,二三十人睡一个大通铺。

善待长者,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养老问题事关民生福祉,在哪养老,如何养老,这是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正在经历的阵痛吗?深圳的养老行业到底发展如何呢?

最年轻城市也有上百万老人要养

深圳,建市不过40多年,深圳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年轻城市。但人们可能不知道的是,深圳也是一座养老需求急剧增长的城市。

多年前,记者在采访深圳市老龄委的同志时,他们嘱咐说:一定要让社会知道,深圳虽然年轻,但却是一座即将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全社会都要来关心养老问题。

但是,这个问题现在看法仍然是不统一的。首先的问题是,深圳到底有多少人要养老?

国际上对老龄化社会认定的通行标准是: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10%,75岁以上占8%。

如果把60岁以上的人称之为老人,那么,据统计,深圳老龄人口大约是38.5万人。不过,这只是户籍老人数,还有大量的老人是投靠子女,其中有些是长留深圳的,也有些是来住几个月又回老家的候鸟型人口,这些人口的数量并不反映在统计数据上。这是分子。

分母(总人口数)呢?统计口径更复杂,深圳户籍人口是400多万,有居住证的常住人口大约2000多万,从公安、租赁等部门统计的“管理人口”数量超过3000万。用哪个数字来除以上的老龄人口呢?

深圳老龄化率前几年是6.7%,近年这个数字反而下降到5.8%左右。今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深圳以5.36%的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成为全国最年轻的城市。这得益于每年科技高速发展的深圳对年轻人口的巨大虹吸效应,庞大的大学生来深就业使深圳人口结构趋向年轻化。

但这丝毫不能表明深圳养老压力在减轻,尽管只有5.36%,但若乘以2000万或3000万的人口总数,老年人口数字就是107.2万和160.8万人。一至两百万老人要养老,所以,争论有没有进入老龄化社会一点意义都没有。

而且,深圳还面临着另一个问题。“年轻的深圳正在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这是最要命的。”深圳市养老服务业协会会长陈开萌说:“北京、上海、广州已经是重度老龄化社会。他们都是渐变式的,是随着人口的自然变化而发生,所以他们准备得早,也比较充分,而深圳是坠崖式进入。养老看起来不紧迫,实际面临很大压力。”

他进一步解释说,深圳与其他城市不同,最初建市时,基建工程兵等部队转业、成建制转入的人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第一代拓荒牛们,现在都已经七、八十岁了,他们的人数特别多,一下子进入老年,这是深圳面临的一个问题。其后是50、60后在城市高速发展期涌入深圳,他们都已进入老年或即将成为老龄人口了。

47家民营养老机构是有力补充

公益养老举步维艰

“关爱今天的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这句话被关爱老人促进会贴在墙上。

正如道路、给排水、路灯、学校是公共事业一样,养老也是公共事业。

正是其福利属性,深圳市像其他城市一样,最初的办法是福利养老,即由政府、单位全包;进了养老院,吃喝拉撒全免。

这造成了“入门券”一票难求的局面。大量有养老需求的老人,在门外等待,有许多人等着等着,就走了。前面提到的26000多人等300张床位的事情,不是个案。每家福利养老院的门外,都是翘首期盼的老人和他们的子女,等来一个床位,要比找一个好学区的学位难多了。

在福建,出现过纯公益的免费养老院,在深圳可不可以试行公益养老呢?关爱老人促进会开始了思考,他们积极奔走,推广公益养老和互助养老(抱团养老),结果发现举步维艰。

“公益是有心的人做的,不是有钱的人做的。”关爱老人促进会何皆佳说。

但福利养老、公益养老恰恰是因为钱的问题,难以满足社会的养老愿望。

进福利院,每人每月只需缴纳1400-2000元,其他全包。政府要划地、建院,招人、管理、运营,这笔开支将是一笔巨大的无底洞,难以承受。

民营资本大量涌入

市场化养老方式此时登场,民间资本进入养老领域。

很多看好“银发产业”机会的人手拿着钞票,纷纷进军举办养老院;后来出现的大健康概念,养老又成为资本逐鹿的战场。深圳一度出现了七八十家民营养老院,有的有牌,有的无牌。这还不包括环伺四周、虎视深圳老人的周边城市养老院。

但做养老和做酒店不同。酒店是一个成熟的产业,管理和服务已经有一套通行的标准。建养老院,地块难找,且常常与社区居民发生矛盾。进入养老机构的老人,60-80岁,称之为活力老人,手脚相对灵便,不太需要照料;80岁以上,可能成为失能老人,糖尿病、高血压、中风瘫痪、帕金森症等老年性疾病纷纷找上门来,还有的老人患上认知障碍(如阿尔兹海默症),有的老人常年卧床,需要照料。但至今,全国尚无一套护理员培训的教学体系,关爱老人促进会曾做过两年的养老护理员培训,但难以继续。原因卡在护理员资格证发放上,广东省养老护理员资格证书是由一个协会发放,权威性成疑。颐养机构还必须配备医生。这都增加了养老机构运营的难度。

但资本不管这些。有无资质,办了再说。简单算一笔账就看到,每位进民营养老院的老人,缴纳的费用从4000-6000元不等,有的更高。这样看来,每月的流水很可观。

“养老是刚需。”多位采访者不约而同向我透露。深圳是一座移民城市,有很多前来投靠子女的非户籍老人,他们无法进入公办养老机构,只能到民营机构养老。进不去福利型养老机构的户籍老人,也选择民营养老机构。于是,像高尔夫球会籍一样的养老院会员卡,同样很抢手,每张养老会员证2万起步,大多数达到10万左右。

石岩某山庄,是一家私人经营的养老机构,建在一个四面密林环抱的地方,周围还有一家钓鱼场,景色优美,但建筑许可证没法办下来,一直等着拆,一直拆不掉。据说它卖了3000多张门票,只能住300多人。

养老机构良莠不齐

养老的最大需求是在家半径十公里范围之内,这样便于家人探望。然而由于场地难寻,大量的民营养老机构,只能租用僻远地区的厂房,进行简单的装修,配备住宿、餐饮、活动等必要设备,招收护理员就开张了。其中健康管理中心只能为老人解决感冒发烧等小病小痛,以及急症的基础急救,无法为老人提供专业的疾病诊断和护理。护理员流动性很大,“谁愿意端屎端尿侍候人啊,有的失知老人脾气暴躁,甚至打骂护理人员。”一位机构管理人员说。

而老人家属对这些养老机构也不满意,“养老院全护理的话,要15000元,这才是基础费用,如果产生其他费用另算,我母亲是半护理,每月缴纳8000多元。但机构配备的医护人员素质不高,有的不专业,不尽心。想起来就给老人吃药,想不起来两三天不吃,导致老人高血压发作,得了脑血栓,住院十来天。”一位家属说。

还有更离谱的。惠州十里银滩CP长者屋,以“高额消费补贴、优先安排床位、期满退还本金”的营销模式,吸纳了约千名老人上亿元资金。2020年期满的会员,大多没有拿回本金、补贴。这家拥有560多张床位的养老机构,收了1个多亿后,宣布爆雷。深圳市民政局发布消费预警,称这种预付式消费涉嫌非法集资,市民要警惕。

“养老业是重资产,这就表明投资养老产业,投资大、回收慢。”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资本的属性是逐利的。他们往往以收会员费的方式来提前回收成本,但今年收你10万,几年十几年后给你15万,他哪来的钱给你?”

当然也有民营养老机构办得较成功的。登录市民政局网站可以看到,到目前为止,深圳共有12家市、区、街道公办养老机构,而民营和公办私营养老机构加起来有47家。民营养老机构成为养老业的有力补充。

机构养老在亏钱 居家养老刚起步

社区养老机构费用不低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在家里或家门口养老是最多人的选择。

“政府从2013年开始,大力发展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陈开萌说。

有没有社区养老做得好的?何皆佳向记者推荐了松岗悦年华颐养中心。

悦年华颐养中心从外表看,与周围耸立的住宅楼并无两样。走进去,才能看到设计的巧思。三层以下是长者食堂、活动中心和康养中心,棋牌室、书报室、艾灸室、中医康复理疗中心一应俱全。老人居住房间都很小,只放得下一、两张床,但厨卫阳台一应俱全,配备适老家具,包括电梯里的半高按钮和一张长凳。活力老人所住楼层每层都设计了比较大的公共客厅,便于老人聚在一起,聊天,活动,就像在家里一样。

接待记者的寇椿30来岁,他还特地介绍了急救楼梯和卡拉OK室。楼梯设在三楼天台的后面,有一个类似于飞机紧急避险的宽大滑梯,卡拉OK是为老人生日聚会而设立的。

“老年人既有社交需求,也有精神需要。所以我们也与周边的社区活动中心、学校一起组织活动。不过目前由于疫情暂时停掉了。”

该颐养中心由华润集团建设运营,是一家示范型ccrc(持续照料退休社区),这个概念的意思是通过为老年人提供自理、介护、介助一体化的居住设施和服务,使老年人在健康状况和自理能力变化时,依然可以在熟悉的环境中继续居住,并获得与身体状况相对应的照料服务。通俗讲,就是从康养到颐养的一条龙式服务,老人可以在熟悉的环境中,与熟悉的人一起优雅地老去。

记者碰到一位正在画室写书法的王阿姨,跟她聊了起来。“您为什么不与儿女住在一起,而要到养老机构来呢?”王阿姨说:“人老了,不想拖累孩子,他们都有自己的工作和事业。退休后我一直住在家,老伴走了后,家里就剩下保姆了。整天只盯着保姆一个人脸看,时间一长都会烦的。”她通休前曾是赛格集团的高级工程师。“那为什么选择这里呢?”王阿姨耿直地说:“福利型养老院住不进去啊。私营养老院也去过很多家,像前海人寿、广州泰康所办的,都去过,太贵了,泰康要买100万保险。中国人都想给孩子留下房子不是吗?其他像任达山庄,要2万购买居住权,知己要6.8万,福泰园也不少,比来比去,觉得这里还不错。”

“那这里要多少费用呢?”“这里是6000-12000元每月,根据身体情况和选择的相应房型,价格不等。”

入住率七八成 回报会很可观

记者又问管理人员:“你们作为一家企业,投资是要获得回报的。那么投资养老社区商业回报如何呢?”

华润集团酒店旅游与健康事业部总监杨海斌告诉我:“华润作为一家国企,要尽自己的社会责任。当然任何商业的本质都必须具有可持续性。养老业是重资产业态,我们看重的是它的长久价值。”

记者算了一笔账,悦年华颐养中心大概有1000张床,入住率10%,这100张床每月能带来大约七八十万流水,相比于动辄几亿十几亿的建设费用,回报确实太少。不过,当入住率上升到70、80%以上时,回报还是相当可观的。

杨海斌说,华润是2017年启动全国普惠型品质养老社区建设计划的,一般选择地址都是品质低、远郊盘来做养老社区,目前在北京、武汉、长沙等省会城市都有所布局。

也正是近年间,许多巨型企业开始进入养老业,像前海人寿、万科、平安、泰康等,巨量资本的进入,由于看重健康产业长期回报,因而极大地提升了养老服务的品质。

像悦年华颐养中心,既有基本的医疗服务、用药护理等有限服务,也有失能老人的慢病管理、护理照料等增值服务。长者平均79.6岁,失能老人50%以上,他们需长期卧床,10%失知症,他们能得到良好的照护。

“我们希望政府把长者大数据平台做好;引导良性竞争,加强监督,让良币淘汰劣币;引入香港的认证标准等等。”谈到政府的作用,杨海斌说。“在城市规划时,就要在核心区域给养老机构留一块位置。有个‘一碗汤原则’,养老公寓应该离儿女煲好一碗汤的距离。”

“其实,深圳不缺养老机构,缺乏的是高品质养老公寓。我们面临的难题是:老人不够!”

居家养老机构:政府重视

在罗湖松泉山庄匡大老人日间照料中心和福田八角楼创乐福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我再次听到这一说法。

这两处机构都是中标政府采购的居家养老型项目开展运营的,这种形式在全市各街道都有,具有相当的典型性。这是近年政府下大力气主导养老业良性发展的举措。

匡大老人日照中心在一所住宅楼的二楼,面积有800多平方米,是借残联的场地(与残联一起办公)。周围居住小区众多,服务居家老人400多人,每天接待长者上百人次。

负责人邱丽坚说:“我们开展了各种兴趣小组活动,如美术、钓鱼等(这些活动疫情期间暂停了)。对失能和半失能老人,还提供上门照护服务,量血压、给药敷药等等。我们接触老人的时间比子女还多。”

这些基本服务是不收费的,由政府买单。但个性服务,如中医理疗是收费的。他们引进了一家有行医资质的机构,提供家庭医生服务。但开展得并不好,原因是老人不愿花钱。政府给每个老人每月几百元养老服务卡,花完就不再充值了。

福田区园岭八角楼托养中心在一个闹中取静的环境中,院内有一栋连体错层楼。周围绿树掩映,花木环绕,相当清静,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一个颐养宜居的好地方。这座建筑被分成两个区域,一部分住失能老人,另一部分住活力老人,服务机构创乐福将这里打造成集长者食堂、医养结合、居家养老、日照中心和社区养老于一体的养老综合体。

它拥有许多第一,全市第一个社区日照中心项目示范基地、第一个医养结合示范基地,第一个PPP示范项目基地,它还是正在进行的安宁疗护示范基地等,平均每月收费5500元左右。

2018年创乐福获得医疗资质,有了自己的医生护士团队,从此老人可以刷医保卡支付医疗服务。这里有160多张床位,已经入住了80多位老人,失能、半失能和基本自理老人分别配备相应医护人员照顾。

记者去的时候,正是下午5点钟,几十位长者在食堂就餐,平时雅静的场所此时不失喧闹,老人家都穿着服务中心的服装,悠闲就餐。

总经理尤凤边表示:“养老业有一个数字,9073,即90%居家养老,7%社区养老,3%机构养老。表明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占养老人数的大头,这也是政府十分重视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的原因所在,在深圳各区,每年都花费财政经费采购养老服务,他们可以在这里安享晚年”。

面对老人消费能力不够的难题

对于中标企业而言,他们靠政府购买服务的费用,生存状态如何呢?

面对这个问题,一位业内人士不知如何回答。她强调说:“我们是一家民非组织,赢利不是我们的目标。”

然而,如果不能有适当的利润,又怎能维持一家养老服务中心的运营呢?

某区给老人发放养老券,每个月老人拿到养老服务中心打折兑换了,这样一来,政府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就无法实施。不得已这个区关闭了所有采购的养老服务中心。

不少社区养老机构也开展了医养结合项目,开展了泛家政服务,如做饭、洗澡、陪聊、理疗、照护(失能)等等,在提供基本服务之外,其他服务收取一定费用。但必须靠规模效应取胜。

承接政府养老服务是以服务人数来计算的,这些基本服务对老人是免费的,无论是居家养老、日照中心还是来养老院颐养照护,都需要达到一定的人员基数,靠增值服务来补贴。如果入住率不足,或老人不来,就会碰到经营难题。

那么,老人们的养老需求是不是能得到满足?记者采访了不同地域的老人,有的有户籍,有的没有户籍,他们说:除了乘车免费、长者食堂等少数外,感受到政府提供的诸如健康管理、疾病干预、居家照护等养老服务不太多。

老人不够,实际上是老人的消费能力不够。

八零后独生子女一代今年已经40岁了,一对夫妇要赡养四位老人,负担沉重;他们又是三胎政策的受益者,但生了三胎同样面临抚养问题,423的家庭结构,很是吃力。中国的老人们都很自觉,年老退休,除了社保,已经没有收入来源。他们还想替儿女分担一点压力,除非不得已,他们不敢花钱。

业内人士认为:日本很早就进入老龄化社会,他们的服务精细度(如糖尿病、认知症等都有专门的养老院),智能照顾,值得借鉴。美国给养老机构提供双倍费用;香港与养老机构一签三年,全额拨款。政府支持很完整,力度较大,养老服务开展得较为完善。“深圳机构养老,还处在亏钱阶段;社区养老,不少是概念阶段;居家养老,则处在起步阶段。”一位业内人士这样评价。

尤凤说:她去美国参观,看到几乎每一个居住社区都有一家养老机构。她说:这就是认识问题,将来在深圳,居民买房除了看有没有幼儿园、学校之外,一定会看有没有养老机构。

(责任编辑:王永超)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年轻城市“老”问题
来源:深圳特区报2021-08-16 08:24:44
近日,读者给本报致电称:在福田梅林某一小区,有人私建养老中心,在这样的老旧住宅小区,入驻一个商业型养老中心是否合适?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