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构建强劲内需市场

来源:南京日报 2021-07-21 10:31:24

消费是畅通双循环的基础所在,是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核心功能之一。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发展消费经济可以起到开辟主战场、建设主平台、打造主引擎的重要作用。可以说,消费经济正成为中心城市驱动经济发展的主动力之一。从国家和其他省市“十四五”规划看,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均成为未来发展目标。南京作为江苏省省会城市、长三角特大城市和东部地区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消费经济,激发消费潜力,是适应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南京城市首位度的重要手段和建设美丽古都的重要抓手。“十四五”期间,南京应抢抓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立足地理区位、经济结构、增长动力等优势,找准扩内需、稳增长的切入点和发力点,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构建强劲内需市场,紧扣消费“规模”和“质量”,增强高端供给,满足人民群众的更高需求,率先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上先行探索、作出引领。

激活供需两端潜能

一是抓质效提升,补齐短板。按照南京一江两岸多中心发展大格局,着力构建面向千万级人口规模大都市消费经济。重点提升新街口国际消费中心功能,加快建设推进河西国际商业综合体建设,形成以元通为中心的南京现代国际商业综合体消费集聚区。加快南京南站国际规划布局,按照枢纽型高标准打造国际商业综合体。加快江北新区核心区国际商业综合体建设,按照高端时尚消费经济高标准建设江北新区核心区国际商业综合体。加快南京北站枢纽经济区建设,按照建设高品质的商旅休憩空间及特色主体公共空间功能打造北站国际商业综合体。加快推进紫东核心区规划建设,按照康养消费功能打造国际商业综合体。注重会展经济的消费带动作用,按照城市中心会展经济核心区、江北新区特色会展区、南京综合保税区与空港特色会展区、南部新城特色会展区功能定位进行差异化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引进和培育线上和线下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智慧会展、绿色会展、直播会展,完善会展产业链,打造会展业国内大循环、大市场发展的生态环境。发展在线招商招展、会议直播、数字展馆等现代会展新消费模式,拓展消费空间。 

二是抓创新赋能,拓展消费空间。5G、人工智能正引发全球消费模式和购物场景的重大变革。加快推进超高清显示、5G、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虚拟现实、无人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消费经济融合发展,重点发展无人店铺、智能看护、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家居等新型服务,推动人工智能示范应用与消费融合,打造消费新模式和生活新场景。加快发展远程医疗、数字传媒、游戏动漫等数字消费产业,推动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等现代技术与零售、娱乐、医疗等领域融合发展,打造“直播电子商务”“社交营销”“智慧旅游”“智慧广电”等新消费模式。夫子庙地区和河西新城,可以打造1-2条以南京传统和现代文化为主线的网红街区,集齐区域最强主力店及网红店阵容,打造多维度、场景化的沉浸式文化街区体验。进一步完善“首店经济”发展政策,更加注重首店经济发展生态,着力探索公园+首店新发展模式,为首店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生态。吸引世界500强等企业在自贸区设立产品定制中心、采购结算中心、展示交易中心,拓展自贸区高端消费服务功能。 

三是聚集消费资源,打造本地品牌。面向国际国内集聚优质消费资源,引导龙头企业加大优质商品进口和服务供给,提升消费品质和档次。着力引进国际品牌,发挥南京都市圈人口和经济规模优势,大力引进知名品牌。着力打造本地品牌,传承振兴绿柳居、冠生园、吉祥云锦等一批南京老字号,支持传统工艺传承保护和运用新技术提升老技艺,鼓励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建教学基地,培养新匠人、吸引新顾客、打开新市场。 

统筹市内外消费市场

一是提升南京国际旅游首位度。把南京放在南京都市圈、长三角范围内整体考虑,突出南京在周边市场资源整合中的引领作用,联动发展。尽快规划建设南京通往周边高端旅游资源的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等快速通道,把泛长三角南北两翼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有机组合,共同打造世界遗产集群化旅游目的地,形成旅游线路串联、国际客源互送、优质旅游产品联动的一体化旅游格局。 

二是打造全域国际消费新载体。以南京都市圈和长三角城市群为依托,强化南京消费吸引和辐射周边作用,按照大区域、大市场、大载体消费理念,进一步统筹新街口、河西新城、江北新区三大中央商务区建设,提升整体竞争力。加大高淳和江北南北两大门户地区消费辐射中心建设,做强南京都市圈南北两翼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各类商圈建设,加快推进夫子庙、湖南路等步行街改造提升,推进新街口、中央门、桥北等成熟商圈提档升级,加快江北新区、河西新城、江宁东山等新兴商圈扩容升级,打造场景化、智能化、国际化的高品质步行街和城市核心商圈。 

三是发挥特色优势,拓展客源市场,构建多元化国际旅游市场格局。依托科教资源丰富优势,针对欧美国家的国际会议、高端论坛、学术讲座,利用南京体育名城举办的国际大型赛事和古都文化资源优势举办的文化节庆等资源,推出会展、体育、文化节庆等旅游专题线路,扩大南京会展、体育、文化旅游品牌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开拓国际旅游市场。 

增强软硬件环境支撑

一是加快枢纽经济和智慧城市建设。南京作为我国高铁枢纽重要城市,依托已有枢纽经济综合交通基础设施,提前谋划布局新基建高速铁路规划,加快启动已有规划的高速铁路项目,包括南京都市圈内城际铁路、南京北站等项目的开工建设,着手布局规划南京市域内的南站、南京站、北站之间连接线路,进一步完善高铁枢纽组合站功能,提升南京在全国高铁枢纽中心城市的地位。在已有建设智慧城市成果基础上,着力聚焦新一代人工智能、下一代信息通信、高端芯片设计制造、核心软件等重点领域,全面赋能数字经济中心建设,夯实“城市大脑”基础设施建设,利用数字孪生城市技术,打造智能化、实时化、数字化的网格管理,推动一批关键技术与智慧城市建设深度融合,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功能型平台建设,大力提升数字经济新兴产业核心竞争力,把南京建设成为全国新型智慧城市的排头兵,华东地区数字经济网络的重要枢纽城市。 

二是以市场需求为动力,推进住宿业态多元化。发挥国有旅游企业引领作用,搭建酒店联盟平台,组织专业化管理公司,盘活国有宾馆资源,按照精品酒店标准对国有3-4星级酒店进行改造升级,实现旅游酒店资源共享,系统平台开发共建,对外联合推介,提升宾馆参与市场竞争能力。借鉴乡村民宿发展政策,制定加快发展都市青年旅社、都市民宿、特色文化酒店等满足不同层次游客个性化需求的都市住宿业扶持政策,在短租房、共享度假屋等新业态领域制定准入政策和相关标准,抢占住宿业新业态发展高地。 

三是加强消费环境建设。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企业开办、注销便利度,优化商业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加快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建设,依法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建设提升“宁满意”消费服务平台,归集产品服务信用信息,进行信用评价分类管理,完善行业标准与自律机制,完善消费维权机制。建立健全高层次、广覆盖、强约束的质量标准和消费后评价体系,完善全过程产品和服务安全防范机制。建设重要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创建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四是制定和完善新业态扶持政策。根据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新形势,突出国内旅游建设循环为主,打造吸引青年国潮大项目,培育新业态。研究首店经济、国潮经济、网红经济等新业态旅游项目的配套保障政策。出台打造夜间消费场景、夜间经济示范点新扶持政策,塑造一批夜间旅游、视听、文鉴、亲子、医美、乐动、购物、餐饮和风情街区消费场景。出台电商和直播会展人才专项规划,加大电子商务人才创新创业培育力度。推动完善促进居民消费的财税支持措施,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 (作者丰志勇为南京市社科院研究员、江苏省扬子江创新型城市研究院专家,朱庐宁为南京市社科院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王永超)
网站无障碍
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构建强劲内需市场
来源:南京日报2021-07-21 10:31:24
消费是畅通双循环的基础所在,是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核心功能之一。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