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品质城市配套形成创新资源洼地效应

来源:南方日报 2021-04-22 08:44:29

岭南初夏,松山湖南部滨湖片区万科里广场前的草地上,孩童嬉戏,游人来去,充满活力。这家去年底刚开张的商业综合体,餐饮、休闲、娱乐设施一应俱全,咖啡店里时常见到一些年轻科学家的身影。

这是松山湖科学城城市配套日益完善的一个缩影。商场不远处,松山湖科学城核心创新区正规划打造科学会堂、会议中心、科技图书馆、科普馆等一系列创新配套设施,为大装置集群匹配一流的创新服务。

从科技共山水一色,到半城山色半城湖。通过构建“两心多点网络化”的城市服务体系,松山湖科学城进一步促进科技与人文、自然和谐交融,形成突出的“洼地效应”,持续增强对高端创新要素的吸引力。

撰文:欧雅琴张莎

“进阶版”公园城市吸引创新资源汇聚

出门入园、推窗见绿。如今的松山湖,绿草如茵,鲜花斗艳。在溪流背坡村,欧式建筑、小桥流水、红色火车……加上12座欧式特色经典建筑,令人流连忘返。

“这里很漂亮,不是景区,却胜过景区。”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在东莞工作生活已有一段时间,这里的生活让他很满意。

越科技,越自然。以城市融入自然的理念,松山湖形成山水、城市与风景相互融合的优美格局。通过打造多级公园体系,如今,这里构建起疏密有致、蓝绿交织的城市空间。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大幕拉开,东莞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湾区都市品质东莞”的新目标。作为东莞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地、标杆区,三年来松山湖“规划统筹、聚焦重点,关注民生、补齐短板,打造精品、示范带动”,通过激发多元化市场主体的参与,启动公园绿化景观、商业配套设施、公共配套设施、市政公用设施、道路交通设施等建设工作,建成了一批精品示范项目。

以南部滨湖片区为例,已建成的桃源公园、太鲁阁公园,风景优美、生态宜人,成为居民们休闲运动的好去处;松山湖第二小学、松山湖实验小学和北区学校等增加了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三横六纵”配套道路架构,提升了通行效率;犀牛陂排渠整治工程、松木山水库与库尾截排工程,提高了排渠的防洪能力,改善了区域水体生态。

“让建筑高度更低、城市绿化更绿、公共界面更人性化!”在最近的科学城建设理念中,松山湖提出了“进阶版”的城市风貌目标,瞄准国际化科创人才社群,集聚新理念、新科技、提升城市生活和文化品质,规划建设面向国际、代表粤港澳大湾区的新一代城市中心。

从“科技共山水一色”,到城野互联、城湖相生的公园城市,如今,一流的生态环境日益吸引高端创新资源在松山湖汇聚。

加快打造“宜业宜居宜创”城市环境

从松山湖人才公租房走去办公室,东莞创冷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莫景杰日常的通勤时间仅为5分钟,下班时间,公司员工时常组队在湖边跑步,在松山湖的山水之间释放压力。

从一张“白纸”,到完成2轮融资、估值2亿元融资的新企业,创立之初,莫景杰团队里只有几位刚从日本回国的象牙塔中的博士,除了技术什么都没有。在2020年松山湖创新创业大赛上,团队对接了本地许多资源,最终顺利实现产业化,仅去年订单总额已达1亿元。

优质营商环境不仅带动产业升级,更吸引全球高端人才落户,对城市配套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此,松山湖科学城及其周边区域的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配套建设正在加快,其中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更是快马加鞭。

织密路网,畅通科技要素汇聚的大动脉。如今,东莞正在加速松山湖第二通道、环莞快速路三期、地铁3号线等项目的规划建设,重点谋划打通松山湖和深圳光明区之间的轨道交通连接,同时打通松山湖功能区内部快速路网,与市内外城市主干道实现互联互通。

完善配套,让人才在这里没有后顾之忧。松山湖正在新建台湾园北部小学及北部初中、未来学校,改扩建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松山湖中心小学二期;谋划高水平综合性医院、推进市儿童医院、新型社区医院规划建设;近3年新建提供人才房约5000套,优先向入驻的科研单位、大型企业提供人才房、长租公寓。

优美的生态环境和现代化工作场所相融合,科技、人文与生态之美交相辉映。松山湖正变得更宜业宜居宜创。

成为大湾区独树一帜的城市建设亮点

坐在温暖舒适的沙发里,喝一杯香醇浓郁的咖啡,与世界顶级的科学家面对面畅谈,近距离接触的空间里,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这样的社交场所和科技服务,今后在松山湖将越来越多。

面对大湾区竞合发展新时代,松山湖瞄准国内外高层次创新人才和青年创新创业人才,定制供给创新服务与生活服务设施,使各类人才安心工作、潜心科研、放心创业。

根据规划,松山湖正在构建“两心多点网络化”的城市服务体系。

其中,城市服务中心为科学城提供行政、文化、商业、商务等城市级综合服务,规划建设一批高水平文化场馆,集聚科技企业总部、科技金融等商务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功能。科学服务中心则提供可辐射大湾区的科技交流合作、装置用户服务、科技情报、知识产权等科技服务设施,以及面向大装置集聚核心区的综合服务。

此外,依托片区及社区中心为所在区域提供高品质的文体商综合服务或供日常工作与生活基本服务,保证骑行或步行15分钟可达。

通过标杆性的生活工作环境推动“产—城—人”融合,综合调配“一园九镇”资源,松山湖科学城将在更广范围内实现资源要素供给均衡,对标广深港澳等先进地区,创新城市环境治理,将松山湖功能区的城市功能融于山水之间,力争成为大湾区中独树一帜的城市建设亮点。

因地制宜,松山湖国际化、高标准的科技、生活、文化公共设施和公共场所,将服务于人和科技,创造愉悦的城市体验,使其日益成为东莞乃至大湾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样本

燕岭湿地公园

这里隐藏着一座

美丽的“水下森林”

走进燕岭湿地公园,路旁河道碧水潺潺,周边绿树环绕,成片的“狐尾”在清澈的河流下轻轻摇曳,鱼儿在水草间成群畅游,将这片湿地装点得格外迷人。不少游客走过桥间,纷纷驻足拿出手机,拍下这片美丽的山水风景。

这条生态景观沟显现着湿地公园污水治理后的神奇变化。河流下蓬松的“狐尾”,学名叫穗花狐尾藻,是水生态治理的先锋物种,河道排出的是经过处理的再生水,一同构成了连接燕岭湿地的生态廊道。

据了解,生态景观沟的前身是垃圾填埋场旁的污水沟,过去污水横流,遍地发臭。如今摇身一变,这里成为一片美丽的“水下森林”。

燕岭湿地公园位于松山湖生态园区西北角,占地62.7公顷。区域通过人工湿地与自然湿地的物理、化学、微生物以及植物吸收等作用,深度净化园内南畲朗污水处理厂的尾水,使地表劣Ⅴ类污水达到地表Ⅳ类水标准,实现污水由“浊”变“清”、循环再生利用。

公园中成片花海盛开的地方,正是垂直流湿地区域,由600多块3000平方米的湿地植物池组成。据了解,燕岭湿地通过构建独特的土壤(机质)—植物—微生物生态系统,在沉降、吸附、过滤、分解、硝化等综合作用效应下,将污水中的污染物质和营养物质进行吸收、转化与分解,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

自2012年燕岭湿地治水工程全面完工后,平均每天处理南畲朗污水处理厂尾水13万立方米。现在的燕岭湿地公园成为了翠鸟、红耳鹎、鹊渠等大量鸟类停留栖息的自然家园。据了解,燕岭湿地内现有水生植物超过60种,观测到的鸟类有100多种,数量和类型还在不断增加。

去年,参照燕岭湿地水生态修复的效果,松山湖对中心公园水体进行了水生态修复,目前项目已完成,水生态正在逐步构建中。松山湖将继续开展园区部分河涌的水生态修复及活源补水、水库水质提升、松木山人工湿地运营等工作,同时利用东莞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生态展览馆等资源,向更多市民科普、分享燕岭湿地的治水成果。

观点

暨南大学教授、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胡刚:

友好的生态环境深受人才喜爱

城市的比较与竞争是多样化的。当前各地的科技园区和科学城,均坐落在自然风光较好的区域,且当地政府往往十分关注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和维护。

东莞在20多年前打造松山湖,环境依山傍水,医疗、教育等设施配套也在期间逐步完善。华为等龙头企业的进驻,让园区实现“科技共山水一色,新城与产业齐飞”,成为东莞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也为高科技人才营造出优质的工作及生活环境,建设成果可圈可点。

建筑之间的宽敞间距、步步见景的自然风光……友好的生态环境深受高科技人才的喜爱。与此同时,也要看到高科技人才在工作之余,有迫切的生活及文化娱乐需求,这是松山湖在城市配套上仍需要持续完善的方面,增加生活娱乐配套及文化艺术类工程非常有必要。去年,松山湖建设佳纷天地、滨湖万科里等配套商圈,进一步满足园区人才的生活与娱乐需求,但园区各处的餐饮、超市等生活便利配套尚有不足。

若从“城”的角度看待松山湖,政府可以考虑完善松山湖与市区的交通网络,缩短时空时间,实现“城”与“园”融合发展,同时,也能进一步补齐松山湖当前配套上的短板。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高品质城市配套形成创新资源洼地效应
来源:南方日报2021-04-22 08:44:29
岭南初夏,松山湖南部滨湖片区万科里广场前的草地上,孩童嬉戏,游人来去,充满活力。这家去年底刚开张的商业综合体,餐饮、休闲、娱乐设施一应俱全,咖啡店里时常见到一些年轻科学家的身影。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