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住宅五星评测活动正式启动

来源:中国网地产 2021-04-12 11:53:07

4月9日,由北京房协高品质住宅综合评测中心主办的“2021年度住宅五星评测活动”正式启动。

在现场,北京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志,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健康建筑专家涂铮,中国建筑北京设计研究院原副院长、总建筑师董少宇,北京房地产业协会广厦奖评审专家刘泉等拉开了,2021年度的高品质住宅评测系列活动的帷幕。

“活动旨在让公众对市场和产品有客观的认知和衡量的标准,也希望借此向社会传递未来在高质量发展中高品质住宅产品所充当的角色。”陈秘书长在会上表示:今年住宅五星评测的主题已经出炉,就是“高品质与美学”。过去美学更多的是用来评价公共空间和建筑,现在将建筑美学的概念与品质结合起来去做评价,这是今年要做的事情。

2021年度住宅五星评测活动正式启动-中国网地产

北京房协高品质住宅综合评测中心提供

据陈志介绍,在推进高品质住宅综合评测的工作中存在两个目的:首先,北京市住宅的高品质的要求越来越清晰,去年还都不是那么清晰,但是已经开始做了非常多预研性的工作。今后的住宅品质会根据成本和地块设立一个低限,从低向高依照产业化标准和品质与美学标准设计。其次,今年的评测会站在去年工作推进的高度上继续发展,从研读标准的实践中完善标准本身,使其能够形成高质量发展高品质住宅的行业范本。

针对市场普遍关注的“三三一”发布的十条政策工具等问题,会议强调当前土地市场的细分程度在不断提高,包括“一地一策”在内的关于一级市场的政策也会配套地应运而生。

与会专家表示,在之前的“两集中供地”,即集中时间公布和集中出让土地,。让所有资源一次性入市,充分发挥市场导向能力,让各市场主体有所判断,而不是像过去的零散式出让。

“第一,是使土地的供给有稳定和持续的数量,要实现原来的土地供应目标。第二是通过土地供应方式的更新,把我们的房价管理机制引入到供地端,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品质上,放在配建上。”上述专家表示,值得思考的是,企业如何通过有比较深厚的内功积淀,产品积淀,对市场需求的分析,分配更多精力去做好产品设计,这是从供给侧输出的政策所带来的市场和产品端的思考。

与此同时,政策在对建设高品质住宅的阐述和评分当中包括了绿色建筑、装配式、超低能耗以及宜居技术应用和管理应用等,从用地规划的角度来规范标准,也使开发企业能够从标准化的思维中认真考量影响规划设计的各个因素。

会议指出,从市场的整体趋势预判来看,在2020平稳快速发展的基调背景下,2021年的情况会略有所调整。在全球化遇到空前挑战的背景下,我们的全产业链工业体系受惠于国家对疫情的控制,使复工复产在各个行业中都达到了初具规模的水平。去年的房地产行业超出了疫情初对市场的预期。疫情对于改善性购房需求,使得房地产出现了一些超预期的表现。到了2020年的第四季度,政策层面强调不能出现过热的迹象,需要针对一些城市的市场过热以及二手房价格倒挂等现象作出决策,开始收紧了对房地产政策调整的阀门,并已开启了新一轮的调控调整。

提到住宅五星评测工作中的各项指标时,董少宇院长表示:高品质住宅测评的标准和普通技术性标准有一个最大的不同,住宅五星认证是一个综合性标准。技术标准我们通常讲要提高它的质量,质和量是可以量化的,但是质和量往往比较重视数据。而对于人本身生活当中遇到的一些心理的问题,包括审美的问题,包括宜居的问题,在数据统计上是很难做的很科学的。住宅是宜居生活的一个容器,这个容器需要不仅满足人们的空间需求,又在生活的品质方面和精神方面同时提升,从而输出更高的价值。对于住宅美学的评价,实际上是直接影响到人们生活美学的一个实现维度。我们在进行住宅美学的评价时,评审的目的是更好地提高人们的生活标准。通过对开发建筑单位和购房人的实际调研,反馈到我们的认证标准当中,使这个标准更加的科学。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2021年度住宅五星评测活动正式启动
来源:中国网地产2021-04-12 11:53:07
4月9日,由北京房协高品质住宅综合评测中心主办的“2021年度住宅五星评测活动”正式启动。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