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基层治理之困 解好治理“方程式”

来源:北京日报 2021-03-10 09:06:55

作为治理体系的“底盘”,基层一线是实践的火热疆场,也遍布着“棘手事”“矛盾窝”。

“微信工作群过多”“视频陪会”“60后没动力、70后有瓶颈、80后90后留不住”“基层公共卫生治理有短板”……聚焦基层治理之困,全国政协委员和党派积极建言献策,为提供基层治理“方程式”的最优解凝聚智慧。

李学梅委员:

靶向聚焦大胆曝光 以项目推进方式为基层减负

一年上报240余份、合计55万余字的工作总结却得不到有效反馈;本应更方便的“视频会议”因不受场地限制,导致基层干部“陪会”数量一年增三成;考核指标不科学,社区为了“得高分”不得不糊弄造假……这是全国政协委员、北京日报社副总编辑李学梅调研时了解到的种种基层“怪象”,她呼吁,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应靶向聚焦,采取项目推进等方式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集中发力、精准施治,持续为基层减负。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句俗语形象概括了基层工作的复杂、繁琐。“基层干部呼吁减负,绝不是害怕辛苦,而是希望累得值得、忙得有意义。”去年全国两会期间,李学梅曾在大会发言时说,减负不是减责任、减担当,而是要少一点形式主义的乱作为,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在群众真正需要的事情上。

李学梅建议,每年靶向聚焦几个基层反映普遍和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如“乱发文乱收文”“任性抽调借调”“微信工作群过多”“视频陪会”“前呼后拥式慰问”等,采取项目推进等方式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以上率下,持续改变作风。进一步理顺“党政领导、部门管理、属地负责”的基层权责关系,梳理基层反映互相矛盾的条文和规定,请相关部门协商后重新修订,着力解决部门多头管理、政令不统一问题。

“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大胆曝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案例。”多年从事传媒工作,对于媒体如何更好为“减负撑腰”,李学梅认为,曝光要点名道姓,有暗访、有细节,提高频次和力度,才能真正起到警示作用。

民进中央:

鼓励人员编制和资源下沉基层社区 充实基层力量

“60后没动力、70后有瓶颈、80后90后留不住,社区人才队伍现状与基层社会治理需求矛盾突出。”民进中央提交的党派提案呼吁,各地将人员编制和资源下沉到基层社区,充实基层力量。

民进中央调研显示,随着我国社会治理体系日趋完善,社区居民公共需求趋向多元化,社区工作专业性越来越强,也对社区人才队伍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我国社区人才队伍总量不足,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许多社区出现服务半径过大、管理人口过多问题,管控力量明显缺乏,社区工作者、网格员等公共服务力量普遍缺口较大,很多地方还达不到每300至500户配备一名专职社会工作者标准,工作质量难以保证。社区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及结构亟待优化,社区服务与管理负担过重问题仍然存在。

民进中央建议,规范社区设置和职数配备,居委会管理服务居民户数范围控制在3000至5000户,合理配备社区“两委”成员数量,按需增加网格员力量。鼓励各地将人员编制和资源下沉到基层社区,使基层的人财物与事权相匹配。研究制定合理的薪酬政策,将社区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各级人才发展规划,进一步增加公务员和事业编制面向社区工作者定向招考名额。规范社区工作者权责。

诺敏委员:

有机整合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与社区网格化管理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石景山区八角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副主任医师诺敏建议,有机整合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与社区网格化管理,提升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诺敏说,推进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与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有机整合,可以使社区资源得到合理配置、高效利用,能有效解决重复服务、过度服务等问题,有助于消除服务盲区,对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有效开展和广泛普及有重要意义。

“网格化服务对各部门协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诺敏结合一线工作经验说,实际工作中存在着社区各网格间、职能部门间协调沟通不及时、信息传递不准确,职责定位不清晰、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缺乏、公众参与度较低等问题。

“打通部门壁垒是关键。”诺敏建议,加强顶层设计,整合包括医疗与公共卫生预防等机构在内的政府各部门及卫生专业机构,协同推进公共卫生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运用现代化的网络通讯技术建立信息服务平台,改变以往条块分割的局面,实现社区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疾病预防控制等专业领域与社区综合治理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高效配置资源,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效能。

(责任编辑:)
网站无障碍
聚焦基层治理之困 解好治理“方程式”
来源:北京日报2021-03-10 09:06:55
“微信工作群过多”“视频陪会”“60后没动力、70后有瓶颈、80后90后留不住”“基层公共卫生治理有短板”……聚焦基层治理之困,全国政协委员和党派积极建言献策,为提供基层治理“方程式”的最优解凝聚智慧。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