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短板强弱项促产业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21-03-09 08:35:21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今年全国两会,多位代表委员也针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等方面内容积极提出建议,大力推进补短板、强弱项、促产业等措施。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内容。“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提出要建立完善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帮扶机制,保持主要帮扶政策和财政投入力度总体稳定,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表示,贫困县摘帽后在“双基”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依然存在着短板。未来要持续补齐“双基”建设短板,不断完善农村道路、水利、环保、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基础教育、基本医疗、养老服务等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尤其是要补齐农业上的短板,通过硬化生产路、合理布置机井等方式,逐步破解制约农村农业发展的难题。

促进产业发展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丰富乡村经济业态的主要内容。

赵皖平表示,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都将产业发展摆在突出位置。但由于农业设施投入大,回收期长,盈利薄等原因,多数镇、村规模性特色产业难以形成。对此,要聚焦优势产业,重点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区域农业产业品牌。

全国政协委员、雪松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张劲表示,产业发展离不开经营主体,离不开企业的参与。多年来,大量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农村建设和脱贫攻坚,在引领乡村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拓展脱贫攻坚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未来,要进一步破除民营企业在参与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瓶颈,补齐短板,加快建立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激励机制,强化要素保障,发挥好龙头企业作用,强化联农带农,实现农企共建共享。

张劲说,出台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政策措施,落实落细用地、财税金融、人才等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同时,发挥好龙头民企的生力军作用,引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作为以工业反哺农业的一个案例,全国人大代表、江苏今世缘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素明介绍,多年来,今世缘发挥自身优势,注重整合资源,招引上下游企业到农村投资兴业,大力发展本土种植,逐步实现了酿酒原粮基地周边化。

粮食安全、种业安全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十四五”规划的重点内容。

民革中央建议,种业是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的基础与核心,要加快推进种子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依法规范种子市场秩序。同时,加强种质资源库建设,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和责任义务,并扎实推进科研评价制度改革,力促育种创新与合作能力提升。

全国政协委员、黑龙江省政协主席黄建盛表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就要让农民种粮有钱赚、粮食主产区不吃亏。建议进一步构筑种粮补贴、信贷保障、保险支持“三位一体”政策体系,坚持并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稳定和强化种粮农民补贴。取消粮食主产区农业政策性保险地方配套,降低农民保费负担,扩大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覆盖范围,推动由保产量向保收入转变。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对产粮大省、大市、大县按粮食产量和调出量予以奖励。

除此之外,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等也是“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全国政协委员、云南农科院院长李学林建议,进一步提升乡村数字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建设“数字乡村”信息平台、信息网络中心,推动农村千兆光网、第五代移动通信、移动物联网与城市同步规划建设,提高农业效能。

“乡村振兴是解决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及时雨’,是发展内循环、促进双循环的有力抓手,是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有效手段。而不让小农户掉队、为农户提供更多兜底性服务,也是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公共基础条件、技术、金融、营销、保险等方面为农民提供兜底性服务,就是为‘端牢饭碗’、产业开发、农业高质量发展、农民增收提供基本条件和保障。”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湖南省委副主委李云才说。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补短板强弱项促产业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来源:经济参考报2021-03-09 08:35:21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今年全国两会,多位代表委员也针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等方面内容积极提出建议,大力推进补短板、强弱项、促产业等措施。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