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州新城产城融合示范区将打造成为产业创智高地、未来生态新城

来源:成都日报 2021-02-22 09:22:32

淮州新城产城融合示范区将打造成为产业创智高地、未来生态新城-中国网地产
淮州新城产城融合示范区规划图

作为成都东进区域淮州新城的核心片区,产城融合示范区的规划一直备受关注。据悉,由成都市淮州新城管理委员会组织编制的《淮州新城产城融合示范区设计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已编制完成。为了让公众充分了解草案内容,进一步征询公众意见,现进行草案公示。

规划范围
总规划面积13.89平方公里

从设计草案中可以看到,成都东进区域淮州新城产城融合示范区,北侧紧邻环保应急产业组团,西侧邻近通航产业组团,南侧毗邻科创空间和成都国际职教城,规划范围共13.89平方公里,包含建设用地规模13.1平方公里,规划人口约12万人。

规划目标
打造四张城市名片

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产城融合示范区将打造成为产业创智高地、未来生态新城。围绕这一目标,将打造四张城市名片,即活力之城,7×24小时工作生活一体化的休闲中心;创新之城,独树一帜的创意、创新、人才高地;便捷之城,快可联城,慢可随心的多元交通体系;公园之城,望得见山,看得见水,300米见绿,500米见园。

“对应四张城市名片,我们制定了清晰的行动计划。”成都淮州新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构建活力街区、国际会展城·新城活力客厅来建设活力之城;通过打造未来园——成长型产业聚落、创智丘——创新能量团、活力廊——活力城市通廊来建设创新之城;通过公交优先、多元换乘,轨道导向、站城一体,小街密路、慢行优先来建设便捷之城;按照层次清晰、类型多样,三廊串联、多面融城,利用“公园+”理念建设公园之城。

产业规划
形成“三轴联动”空间特色

“1+1+3”的产业体系

立足淮州新城主导产业和现有工业基础,借助成都国际铁路港、金青新大港区发展新态势,打造以“智能制造+”为核心、以高品质科创空间为创新策源地、叠加三个服务产业的“1+1+3”产业体系。深化产业研究,精选差异化“优质赛道”,聚焦新能源、微型传感器、智能终端等细分领域,并锁定跟踪目标企业。

“1+2+3+4”的空间结构

根据草案,产城融合示范区将按照“1+2+3+4”的总体空间结构进行规划建设,即1个国际会展城,以复合功能打造集会展、娱乐于一体的国际街区;2个高品质产业空间,围绕山水开放空间,以创新、智慧、科教、文化组成滨江智谷创新能量组团;3个新型产业基地,包括传感器产研园、智能终端产研园、新能源产业园形成创新产业聚落;4个国际公园社区,共享国际高品质的城市空间环境及设施。

未来,这里将形成“三轴联动”的空间特色。城市活力轴串联南北两大片区。产城融合轴横向串联南侧的三大社区,形成产城无界融合。产教融合轴串联智能制造产业园、节能环保工业园及国际职教城。

三大层次品质开放空间

第一层次:城市绿轴——品质,依托南北向的城市活力绿轴及东西向的产城融合绿轴布置品质大型开放空间。

第二层次:社区绿环——舒适,依托三大社区绿环,打造舒适的社区生活漫道系统。

第三层次:休闲漫路——便捷,结合地铁站及滨水打造慢行优先的道路,打造宜人慢行空间。

公共配套设施
新增多处教育养老设施

记者了解到,产城融合示范区还将规划新增多处教育设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养老服务综合体,新增1个新镇级会展中心、多个社区级文化活动中心、若干个组团级居民健身设施,新增1处新镇级滨河休闲商业街区、多个社区级商业中心及若干处便民生活商业服务点。

低碳出行、站城一体的综合交通系统也将形成。设计草案细节显示,明确骨干路网布局,打造四横五纵的主干路网体系,结合用地功能布局调整部分次干路,增加支路网密度。轨道+社区300米圈层功能复合,未来新城轨道+公交的服务水平将超过80%,形成公交优先多元换乘的出行结构,更加环保的同时,也提供更多的出行便利。

特别提醒

公示日期:

2021年2月22日至2021年3月23日

网上公示平台:

成都市人民政府网站、成都淮州新城微信公众号、成都东部新区微信公众号

现场公示:

成都市淮州新城管理委员会(成都市金堂县淮口街道科玛小镇1号楼)、淮州新城招商中心(成都市金堂县淮口街道)

本报记者 赵荣昌 李颖 文/图

(责任编辑:)
网站无障碍
淮州新城产城融合示范区将打造成为产业创智高地、未来生态新城
来源:成都日报2021-02-22 09:22:32
作为成都东进区域淮州新城的核心片区,产城融合示范区的规划一直备受关注。据悉,由成都市淮州新城管理委员会组织编制的《淮州新城产城融合示范区设计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已编制完成。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