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短板强保障 让城市更温暖

来源:南方日报 2021-02-05 08:55:01

住房保障是当今社会民生的难点问题。目前,包括禅城在内,全国城镇住房保障体系仍需继续健全,新市民特别是青年人住房困难问题仍然需要决策者想方设法解决。

这些住房问题解决与否、解决得好与坏,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和政府形象。

共有产权房是近年来出现的新鲜事物,也是缓解“夹心阶层”住房问题的有效举措。在共有产权房工作上,禅城区作为试点,一直在探索行之有效的路径,着力解决“夹心阶层”的住房问题。

2019年,佛山市被列入广东省5个共有产权住房政策探索试点城市之一。2020年6月,佛山市府办印发了推进共有产权住房政策探索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经区政府同意,禅城区住房城乡建设和水利局开始筹集房源,委托房价评估,制定禅城区共有产权住房实施方案和销售办法,委托中介机构服务等,开展相关工作。考虑到禅城区的部分直管公房地段好,市场价格处于中低水平,总价低,适合无房家庭自住需求,禅城区把房源锁定在市中心区域的直管公房上。

2020年的12月,禅城区共有产权住房申购公告正式向社会发布。2021年1月8日起,禅城区首批共有产权房接受市民申购。

禅城区共有产权住房房源分散于禅城区核心范围内,大部分位于祖庙街道同济路、升平片区、普君片区等老城区或区域中心地段。这些地段生活配套丰富,可满足社会“夹心阶层”家庭、住房困难群众用来自住的需求。

禅城区首批共有产权房数量共80套,所在楼层为4—9层,总面积约6847平方米。最小面积约为70平方米,最大面积约为118平方米,销售单价在7460元/平方米到15820元/平方米不等。由禅城区住房城乡建设和水利局出售共有产权住房的80%份额给购房人,区住房保障中心作为政府代持机构持有剩余20%份额。将来,共有产权住房由购房人与政府按份额共有,用于购房人自住,购房人无需缴纳政府产权部分的租金。

申购这批共有产权住房主要有以下三个好处:一是降低了购房资金首付成本;二是购房者购买房屋80%的面积即可使用100%的面积;三是购房者可享受与购买商品房同等的落户、入学等公共服务。但在退出机制上,政策也设立了限制,只支持无房的“夹心阶层”自住,并不鼓励投资。

共有产权房是禅城区住房保障体系的其中一环。事实上,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确保“居者有其屋”,禅城在总结多年以来各类政策性住房的建设、分配、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借鉴其他城市的经验,自2008年开始,在住房保障上做了大量工作。直至如今,禅城已建设和筹集了近2万多套直管公房和公租房,已解决了6万多人的住房问题。

住房问题是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的大事。禅城区目前有近1000户公租房轮候家庭,禅城住建部门正在想方设法“保轮候”,同时对低保、特困、残疾人及老年人等群体进行优先安置,实行政府兜底保障;着力提升老旧公房住房环境,2020年4月禅城开始启动老旧公房居住环境提升工程,将对2000多间环境较差的老旧公房,分批推进整治提升工作。

禅城还着力解决新就业无房职工和新市民等群众的住房困难,实行“广覆盖”。2020年6月,禅城区政府正式出台了《佛山市禅城区青年职工公寓管理实施细则》,在本区稳定就业但家庭经济条件一般,实际住房困难的青年职工家庭纳入了住房保障对象范畴。房源分布在石湾街道隔田坊青年创客小区、张槎智慧新城、南庄绿岛青年荟小区。同时,为减青年职工的经济负担,租金最低为每月每平方米9元,最高为每月每平方米16元,大约为市场租金的五至六折。

接下来,禅城将坚持“房住不炒、住有所居”的指导思想,继续完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保障制度。聚力解决好各个阶层尤其是新就业无房职工、新市民、应届大学生等群体的住房困难,做好住房租赁补贴发放等工作,让住房困难群众安居乐业,让城市更温暖。

(作者系禅城区住房城乡建设和水利局相关工作负责人)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补短板强保障 让城市更温暖
来源:南方日报2021-02-05 08:55:01
住房保障是当今社会民生的难点问题。目前,包括禅城在内,全国城镇住房保障体系仍需继续健全,新市民特别是青年人住房困难问题仍然需要决策者想方设法解决。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