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首月银行业被罚逾1.5亿元 半数违规涉房地产金融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21-01-29 09:57:38

2021年金融业强监管高压态势仍然不减。《经济参考报》记者根据银保监会官网公布的信息统计,开年以来(以罚单披露时间计),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对各类型银行业机构(不含个人)已累计开出罚单150余张,罚金金额也已逾1.5亿元,其中不乏多张千万级“天价”罚单。值得注意的是,在加强房地产金融调控下,今年以来银行信贷资金涉及违规“输血”房地产罚单明显增多,占罚单总数比例超过半数,相关罚金累计过亿元。

延续2020年的处罚重点,信贷违规仍是银行罚单“重灾区”。从银保监会披露案由看,银行信贷业务被罚原因包括贷款“三查”不到位、贷前贷后调查管理不到位、违规发放贷款、信贷资金贷后监督不力、客户未按合同用途使用授信等信贷业务相关领域、虚增存贷款、贷款风险分类不准确等。

例如,工行重庆市分行因“为虚假并购交易发放信贷资金”“贷款‘三查’严重不尽职”被处以1550万元罚款。中信银行合肥分行因“授信工作严重不审慎”被罚145万元。厦门国际银行因“信贷业务审查不审慎,滚动发放无有效需求的存单质押贷款,虚增存贷款”被罚80万元。

在信贷违规中,银行业金融机构“涉房”“涉土地”的违规操作成为罚单“重灾区”。在今年以来银保监会开出的多张千万级“天价罚单”中,几乎全部涉及房地产金融。从违规“涉房”贷款处罚对象看,既有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等大中型银行,也包括农商行、城商行、村镇银行等中小机构。

1月8日,银保监会对7家金融机构批量公布21张罚单,其中涉及三家商业银行。其中,工商银行因“理财资金违规缴纳或置换土地款”等23条案由被罚5470万元,这也是今年以来银行业最高罚金。邮储银行也因“同业投资资金违规投向‘四证’不全房地产项目”等26条案由被处以4550万元罚金。

此外,包括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光大银行、江西德兴农商行等30余家银行也因涉及违规发放商业用房贷款、个人消费贷款用于购房、违法违规向房地产开发企业发放流动资金贷款等原因被处以几十万至上百万不等罚金。

业内人士表示,违规放贷或信贷资金贷后监督不力极易导致借款人违约和骗贷行为发生,为银行信贷资金安全埋下风险隐患;另一方面,信贷资金绕道流入楼市、土地市场,会导致居民杠杆率以及房地产市场泡沫增加。

“涉房贷款之所以在信贷罚单中占比较高,一方面因为房地产贷款是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重要部分,在银行业贷款中占比较高。另一方面也因为近年来房地产高速增长,银行业盲目加大对房地产信贷投入,部分银行为获取利润、争夺客户不惜突破政策红线。”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分析称。

银行在业务实践中对资金流向难以进行有效监控也是涉房信贷业务频频踩雷的原因。一大行华东地区分行信贷部门经理对记者表示,监管机构始终都在严格监管信贷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但银行在贷后对资金用途进行监控并不容易。“比如,试图将贷款资金流向房地产的企业往往存在多头开户,资金在多个账户间转移,这就导致原放款银行难以监督资金流向。因此银行就要通过客户账单流水、缴税凭证等进行判断,需要大量工作人员审核,提高了运营成本。”该经理指出。

金融监管部门已进一步强化房地产金融调控力度。2020年12月31日,央行、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传达了监管部门对房地产从严调控的政策预期,促进商业银行信贷投向的优化转型。

业内人士认为,涉房涉地贷款核查管控仍将是后续监管重点。董希淼表示,防止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有两个意义。一是防止经济过度房地产化;二是防止房地产过度金融化。从根本上,都是为了更好地坚持“房住不炒”的基本定位。

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陶金指出,预计在房企融资受限、资金压力较大的情况下,银行和房企均存在违规信贷的动力,因此防止信贷风险、业务操作风险仍然是监管重点,在“房住不炒”的政策被不断重申的背景下,涉房监管力度或将进一步得到加强。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对于资金流向等监控难点,下一步可以加强信息共享,防范金融风险,保持房地产金融的平稳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
网站无障碍
开年首月银行业被罚逾1.5亿元 半数违规涉房地产金融
来源:经济参考报2021-01-29 09:57:38
2021年金融业强监管高压态势仍然不减。《经济参考报》记者根据银保监会官网公布的信息统计,开年以来(以罚单披露时间计),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对各类型银行业机构(不含个人)已累计开出罚单150余张,罚金金额也已逾1.5亿元,其中不乏多张千万级“天价”罚单。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