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筑梦 创新筑城

来源:南京日报 2020-12-11 09:33:57

初心筑梦 创新筑城-中国网地产

江北新区研创园 

初心筑梦 创新筑城-中国网地产

地下空间项目效果图 

初心筑梦 创新筑城-中国网地产

江北新区坚持绿色发展 

初心筑梦 创新筑城-中国网地产

江北新区市民中心效果图 

初心筑梦 创新筑城-中国网地产

江北新主城 

初心筑梦 创新筑城-中国网地产

滨江风光 

城市发展,规划先行。

“十三五”期间,江北新区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精的飞跃,在“江北新主城”的建设中,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人居环境等各个领域的高质量发展,都离不开高水平规划的引领。

5年间,江北新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的各项规划工作,始终坚持以“创新”为关键词,以为百姓创造美好人居环境为初心,以创新规划理念为引领,积极在编审机制、城市空间、绿色生态三个方面进行创新探索,用国际化视野谋划新区未来发展,用高起点规划引领“江北新主城”建设。

如今的南京之北,长江之滨,一座高标准打造的“江北新主城”,已从五年前的规划蓝图,一点点变成现实画卷。

打好底色

创新规划编审机制

“十三五”期间,江北新区打造以“芯片之城”“基因之城”和“新金融中心”即“两城一中心”为代表的现代产业体系,目前,“芯片之城”产业规模超500亿元;“基因之城”产业规模达千亿元。

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院长孙娟看来,“两城一中心”的蓬勃建设与新区“多规并进”的规划编制方式关系密切。她认为,江北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建设速度快,简单遵循传统的“总规-分区规划-控规-城市设计”垂直编制体系,并不能满足新区日新月异的发展诉求。江北新区因地制宜采用“多规并进”的项目编制方式,通过不同层次、不同领域规划同步编制的形式,加强各领域、各部门之间的相互校核,提高规划的统一性和可实施性。比如,新区围绕“两城一中心”同步开展了产业空间布局、创新空间布局、创新土地供给策略研究,并将深度的研究成果纳入到同期开展的总规、控规中,使得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相得益彰。

除了“多规并进”的项目组织推进方式,新区在规划编审上的创新还包括摸索出“双高”的项目团队搭建方法、实现“规范化”的项目编审管理流程等。

据介绍,新区尤为注重高水平编制团队和高水平咨询顾问团队的组建工作,一方面,根据项目特色,甄选国内外在该领域具有优势强项的编制团队,助力规划的创新突破;另一方面,在加大公众参与、专家评审的基础上,联系国内外顶尖专家团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在规划审批环节,新区已形成“规范化”的项目管理流程,实现全流程专项专人对接制,不断提升项目推进效率。同时建设用地供应行使权限的下放,进一步简化了办事流程。

5年来,新区在规划编审工作上的创新,其突出体现在一大批城市地标拔地而起,以研创园、生物医药谷为代表的产业地标;以青奥体育公园、市民中心、长江之舟为代表的建筑地标,都成为新区的亮丽名片。

彰显特色

创建现代城市空间

在规划工作中,无论是放眼长远还是立足当下,新区都在积极探索,用创新的理念推动“江北新主城”现代化城市功能日益完善。

环高校创新圈空间的规划,便是新区规划理念创新的一次成功实践。

据了解,环高校创新圈是以新区内南京工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高校为核心,形成以高校为知识创新源头,以邻近的产业园区或基地为主要技术转化载体,构建产学研功能紧密联系的创新生态体系,打造校区、园区、社区、景区“四区融合”的混合功能模式。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王兴平主持了环高校创新圈的规划,他表示,中国的高校集聚了最多的创新人群,环高校创新圈的规划,是充分考虑到创新人群对生产、生活、生态的多元需求,打造宜居宜业宜创的空间。同时,这样的模式也十分契合新区城市空间和生态空间相伴相随的特点,规划理念可谓是顺势而为。

事实上,自环高校创新圈启动建设以来,已经收到了显著效果,不仅促进了现有高校创新资源的转化,还吸引了增量的创新要素向江北集聚。

在城市建设的诸多细节,新区也十分注重精细化管理要求,通过规划理念的创新,不断提升城市品质。

以核心区为载体,采用“小街区密路网”的规划模式,控制地块大小,为打造低碳生态、文明和谐的现代化街区和“小街区”规划落实提供示范和参考,使城市街道系统重焕生机与活力;通过实施“海绵城市”规划,有效构建水安全体系、水环境体系、水生态体系、水资源体系;贯彻“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规划建设了江水源热泵区域供冷供热系统,充分挖掘可再生能源节能潜力……

近年来,江北新区已创新运用了小街区密路网、开放空间、立体城市、地下环路、海绵城市、综合管廊、绿色能源等七大新举措,成为集中展示先进规划理念的创新高地。

增添亮色

创构绿色生态骨架

从创新规划理念到实践规划建设往往存在着鸿沟,如何能让先进的规划理念落地?让项目建设不走样?一直是新区重点攻坚的方向。

5年间,新区聚力规划实践创新,尤其在生态文明建设、核心区建设等重点领域,积累了一定经验。

中交二航局南京长江五桥项目部党支部书记王源参与了五桥的建设,在环评、施工过程中,江北新区对生态保护的严格要求让他印象深刻,“马上五桥开通,江北新区在规划中也进行了考虑,通过多种措施降低车辆通行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王源介绍,五桥沿线将是展现江北新区生态文明形象的窗口前沿,片区向西通过兰溪公园、雨山路可以连接老山,而向东已有绿水湾湿地公园、江心洲等生态空间,规划设计也因此提出打通包含南京山水城林城市气质的景观带,连接老山和长江,构建全长16公里的“江山生态廊”。

长江五桥的规划建设,只是新区通过规划实践创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处缩影。

为深入实施“长江大保护”战略,新区不但全面推进沿江一公里无化区行动,且以26公里长江岸线为重点,实施湿地保护和景观环境提升工程,取得了生态资源保护和利用、长江岸线安全防护和景观塑造、历史人文资源保护和再开发的平衡。

长江岸线之外,围绕山体修复、矿坑整治开展的规划建设工作,也是新区规划实践创新的亮点,其中老山宕口的矿坑修复成效最为突出。该项目通过引导社会资金,运用现代生态科技技术的方式,将矿坑改造为蜂巢酒店,目前已成为江北新区地标性建筑之一,实现了从废弃矿坑到网红酒店的完美转型。 

生态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是城市规划建设的难点,一直以来,江北新区在规划中严守底线,在建设中创新实践,以绿色为笔,不断刷新城市颜值,为“江北新主城”的建设增光添彩。

(责任编辑:)
网站无障碍
初心筑梦 创新筑城
来源:南京日报2020-12-11 09:33:57
城市发展,规划先行。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