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桶并点,小区物业各显神通

来源:南京日报 2020-10-30 09:53:55

距离全市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还剩2天,数千个小区能否正确分类,关系着这场“战役”的成功与否。对于小区垃圾分类的责任主体物业公司而言,原先的几十个垃圾桶一下子要全部撤掉,改为个位数的垃圾集中收集点,无疑是一场严峻的挑战,他们将如何履行好相关责任? 

位于栖霞区马群街道的钟山美庐小区是个别墅区,入住了92户居民。此前,小区在道路两端设置了23个垃圾桶,本月20日起正式撤桶并点。“我们根据小区庭院式的建筑特点,每户居民发放了厨余垃圾、其他垃圾两个垃圾桶,每天9时—11时、15时—17时,保洁员挨家挨户上门收垃圾。如果业主庭院打不开,保洁员无法收运,业主也可以投放到小区一角的垃圾收集点。我们每天派驻一名物业人员进行现场投放督导。”物业经理姜永亮告诉记者,为了迎接垃圾分类,物业所有人员都接受了培训。保洁人员上门收运垃圾时,如果发现厨余垃圾内混放了其他垃圾,将进行重新分类,物业则及时跟进上门,对业主进行宣传。通过这段时间的“实战”,小区居民的垃圾分类正确率越来越高。 

秦淮区蓝天华门小区共入住了270户居民,此前有26个垃圾桶,9月22日正式撤桶并点。银城物业项目经理艾有顺介绍,作为小区垃圾分类责任人,物业公司不仅全员接受了垃圾分类培训,还给所有保洁员找了一份“兼职”——桶边督导员,一方面指导居民按要求投放,另一方面对于部分厨余垃圾中混杂的其他垃圾进行二次分类。“小区居民全员参与,分得比想象中要好很多。”艾有顺表示。

万科物业在南京负责80多个小区物业管理,其中,金域缇香、翠岛花城等多个小区早已启动“撤桶并点、定时收运”的垃圾分类,还有多个小区现阶段正处在垃圾分类宣传和垃圾投放点选址意见征询阶段。“眼下,我们服务的各小区都在公共区域进行了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张贴以及入户宣传。在物业办公区和各小区的‘幸福驿站’将全面摆放四分类桶,并要求物业员工自身先行,做好垃圾分类。”万科物业相关负责人表示,撤桶并点是目前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中遇到的难点,接下来将积极寻求业委会、街道等各级政府资源的帮助,开展政策解读、知识讲座等,让垃圾分类工作深入业主人心。 

在很多人看来,老旧小区空间有限,垃圾收集点更难落地。但记者昨天采访时发现,不少老旧小区的分类走在了全市前列。它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建邺区茶亭村小区建于1985年,23幢居民楼共有58个单元,入住了758户居民。今年5月启动垃圾分类后,街道和社区先后召开2次支部党员议事会、4次居民议事会,同时街道垃分办专班通过扫楼扫户、登门入户宣传垃圾分类政策、听取居民建议,研究制定垃圾分类实施方案,按照“一小区一方案一点位一公示”的要求,最终建成了2座智能化垃圾房。

今年7月欣城物业正式进驻茶亭村小区,有8名工作人员为小区提供物业服务。其中3名保洁员每天7时—9时、18时—21时也成了督导员,帮着居民一起分。“经过4个多月的运行,小区绝大部分居民已经掌握垃圾分类知识,参与度较高,居民自觉分类投放的行为习惯已经初步养成。每月分类出的厨余垃圾约6000千克,可回收物回收量约200千克,有害垃圾收集量约5千克,其他垃圾清运量约72000千克。”茶亭社区书记王绍卿介绍。

马群区域建成并入住的共有55个小区,其中街道物业托管的小区有19个、商业物业管理的小区有36个,截至目前共有22个小区开展房亭建设,尚未建设亭房的也正在全面进行撤桶并点工作,每楼栋门口的垃圾桶上都张贴了撤桶并点倒计时告示牌。“各商业物管小区利用现有保洁人员、安保人员和聘任的督导员以及社区城管志愿者,开展好临时投放点的一线监督。街道物业公司托管的小区,采取第三方提供和社区志愿者一起,确保每个站点有2个以上人员在场进行监督落实垃圾分类工作。”马群街道物业科负责人李灿炜说。 

市住房保障和房产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要求物业加大宣传和垃圾亭房建设力度等,我市也正加大文件配套力度。正在组织修订《前期物业服务合同》《临时管理规约》示范文本,组织修订专项检查、市级示范项目考核及老旧小区管理考核标准,在这些制度安排中,均增加了垃圾分类相关内容。四季度的专项检查和示范考核,已经加入企业、小区对垃圾分类工作的检查和考评。 

南报融媒体记者 顾小萍

(责任编辑:)
网站无障碍
撤桶并点,小区物业各显神通
来源:南京日报2020-10-30 09:53:55
距离全市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还剩2天,数千个小区能否正确分类,关系着这场“战役”的成功与否。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