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坚持稳健取向不变

来源:经济日报 2020-10-16 09:36:51

10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展了5000亿元1年期“麻辣粉”——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中标利率为2.95%,利率与9月份持平。这是央行连续3个月超额续做MLF。

10月份MLF到期量为2000亿元,15日开展5000亿元MLF操作后,央行向银行体系投放了3000亿元流动性。

对此,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最近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进一步上行,为此央行加大公开市场操作,采取“逆回购+MLF”组合操作,一方面让市场短期利率保持在央行政策利率水平附近;另一方面,通过3个月超量投放MLF,保持市场长期利率水平总体稳定,满足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和降低融资成本的需求。

DR007是银行间市场存款类金融机构7天回购利率,也是衡量流动性水平的市场关键指标之一。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分析,8月份DR007升至7天期逆回购利率附近后,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加大,9月份DR007均值保持基本稳定,并有2个基点的小幅下降。伴随央行持续加大对银行体系中长期流动性投放力度,预计10月中旬市场利率将结束此前的上升过程,“稳货币”有望在短期和中期市场利率上得到体现。

“近几个月来,DR007一直围绕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平稳运行,在月末、季末均未出现大波动,说明流动性合理充裕。”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日前在前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发布会上表示。

在关注流动性状况的同时,市场近期也较关注超储率。有机构认为,8月份偏低的超储率也造成了市场利率波动。孙国峰对此表示,今年以来,银行超储率处于合理区间。由于支付清算服务进步、央行降低超额准备金利率、金融机构管理能力提高等因素,银行体系所需超额准备金水平总体趋于下降,而且超额储备金率本身就有季节性波动,因而衡量流动性水平还是应当观察银行间市场存款类金融机构回购利率等市场基准利率指标,不宜过多关注超额准备金水平、超额准备金率等数量指标。

在前三季度金融数据公布后,各方格外关注未来的货币政策走向。

前三季度金融数据主要指标超出市场预期。今年6月18日,央行行长易纲在陆家嘴论坛上预计今年全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将超过30万亿元,但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9.62万亿元,已经接近这一目标。市场预计,全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水平有望达到35万亿元。

“目前,从短期、中期、长期流动性来看,银行体系流动性都保持在合理充裕水平。”在谈到货币政策时,孙国峰表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冲击的高峰已经过去,但国际形势仍然复杂严峻。我国经济运行正处于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关键期,货币政策坚持稳健取向不变,更加灵活适度,更加精准导向,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确定性应对各种不确定性,完善跨周期设计和调节,维护正常货币政策空间,平衡好内外部均衡,处理好短期和长期关系,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

利率是否会进一步下行也是市场关注的焦点。今年前4个月,因经济形势变化特别是疫情冲击,央行引导公开市场操作中标利率、中期借贷便利中标利率下行30个基点,带动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也同步下行,并推动贷款利率明显下行。近几个月来,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国内经济恢复态势良好,央行的政策利率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均保持稳定,市场利率围绕央行政策利率运行。

孙国峰表示,利率水平与当前的经济基本面总体匹配。下一阶段,将根据形势变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支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在具体的货币政策工具使用方面,王青认为,央行会优先选择通过MLF操作,阶段性地向银行体系注入中长期流动性,而非实施全面降准。降准是向银行补充中长期流动性的直接手段,但会释放较为强烈的货币宽松信号。

温彬表示,未来两个月,已发行政府债券资金将加快支出,有助于年底前流动性改善。同时,10月15日公布的CPI和PPI数据显示通胀仍在合理区间,预计短期内降准和降息概率下降,央行将继续利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

(责任编辑:)
网站无障碍
货币政策坚持稳健取向不变
来源:经济日报2020-10-16 09:36:51
10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展了5000亿元1年期“麻辣粉”——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中标利率为2.95%,利率与9月份持平。这是央行连续3个月超额续做MLF。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