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城区 老城区的新风貌

来源:人民日报 2020-09-21 17:15:04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承载着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美好梦想。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我们即将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这是不屈不挠、长期奋斗的果实,更是启航新征程、扬帆再出发的动员。

近期,本报记者深入一批有代表性的城市、县区、乡村调研采访,让镜头和笔触聚焦普通百姓和新时代的奋斗者、实干家,记录勠力同心迈向全面小康的拼搏与奉献,感受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起,本报开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百城千县万村调研行’”栏目,连续刊发各地记者发回的报道,以此展示人民群众共建美好家园、共享幸福生活的生动实践,呈现我们党带领人民为实现全面小康而奋斗的非凡历程。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华文明的一张金名片。古都风韵,韵在胡同。享誉世界的北京胡同,承载着历史的烟云,构成了古都精美的城市肌理。

近年来,北京市精心治理背街小巷,把城市规划师、文物保护专家、掌握传统工艺的工匠等请进胡同,与居民共商共治,让胡同逐步恢复原有风貌,让胡同老居民过上文明新生活。

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北京东城区在胡同治理过程中,破解老难题,探索新途径,创造新经验,让昔日拥挤不堪的老胡同实现华丽转身。记者近日来到东城区调研,探访这一历史性的变迁。

民生为本,建设好胡同人家

北京的秋天,蓝天白云映衬青砖灰瓦,胡同里鸟鸣花香、绿荫浓重,正是最美时节。焕然一新的雨儿胡同30号院,如今有了新的名字——“雨儿人家”。小院里、廊架下,70岁的老住户崇宝财正悠然自得地欣赏自己的劳动成果——绿意葱茏间垂下来的葫芦、丝瓜生机勃勃。

雨儿胡同位于南锣鼓巷地区,全长343米,宽5米,呈东西走向,著名画家齐白石先生曾在这里居住。2015年以前,雨儿胡同和一些老城胡同一样,院内私搭乱建普遍。30号院是一座公房院,共有南中北三排房。当时,这里总面积300平方米,共有14户居民。“一家三四口人挤在小屋里,夏天潮热,冬天干冷,屋里没有厕所,生活很不方便。”居民们回忆说,以往上厕所都得奔胡同口,汛期下雨还得蹚水进出院儿。

人口密度降下来,改善居住条件才有空间。2015年,东城区开始探索胡同“共生院”模式,为老城保护打开了一条新思路。根据这种模式,大杂院内的居民可以自愿选择“去或留”,腾出来的空间重新设计,住进新人,引入新的文化元素。这就衍生出了“共生院”的三层内涵:新老建筑共生、新老居民共生和文化共生。

“外迁出去的,住上了设施现代化的楼房,改善了居住环境。他们走后,院里把自建和违建拆除了,再利用这些腾退空间为留住居民改善居住条件,装配现代化厨卫浴设施。”交道口街道工委书记吕德成介绍。

因为喜爱四合院,包括崇宝财在内的30号院2户居民选择留住。拆除违建、留下老物件、原址修缮……一番改造,30号院成为一座散发古韵、新老共生的“共生院”。走进崇宝财的家,外观还是老四合院特有的古韵,内里却是一应俱全的现代设施:两道铝门、纱门安全实用,白墙地砖干净整洁,厨房卫生间方便卫生。“变化真是翻天覆地!”新旧对比,崇宝财无比感慨。

雨儿胡同25号院也换了模样。这里原来住着5户居民,3户选择外迁,2户选择留住。改造后,小院变成5套一居室,卫生间、厨房、卧室均齐备。“条件这么好,年轻人也住得惯。”从1998年起就住进25号院的李晶很是满意。

“一院一方案、一户一设计”,崇宝财、李晶等人的幸福生活,正是南锣鼓巷福祥、蓑衣、雨儿、帽儿4条胡同近年来修缮整治成果的缩影——5年来,这4条胡同共有437户1332名居民腾退外迁,住进了现代化小区,居住面积从户均不足25平方米提高到110平方米。

让外迁的居民走得顺心,让留下的居民住得满意。“胡同改造要在现状基础上有机更新和微修复。我们坚持‘共生院’的修缮定位,对胡同里的院落强化保护和改造,着力打造‘胡同人家’,确保住在这里的居民也能过上便捷的现代生活。”东城区委书记夏林茂说,通过新老建筑结合、新老居民融合,使得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胡同、四合院展现出新时代风貌,焕发新动能、新生机。

优化环境,改造好胡同设施

站在景山街道三眼井胡同里抬头仰望,原先蜘蛛网似的架空线不见了,眼里只有蓝天白云。

“过去,胡同里有电话线、电力线、网线、有线电视线等各种各样的架空线。”三眼井胡同居民米琛说,通过这些缆线居民们打上了电话、看上了电视、用上了网络,但日积月累,它们横七竖八地悬在胡同上空,不光煞风景,也存在安全隐患。

如果说主干道、大街区是城市的“面子”,那么一条条背街小巷就是城市的“里子”。既要管理好主要大街,又要治理好背街小巷。2017年4月,东城区启动实施“百街千巷”环境整治提升行动,计划用两至三年时间完成全区178条大街、1005条背街小巷环境提升。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的规划师团队,就长驻在三眼井胡同。

古都风貌保护、景观环境提升、突出便民服务,是三眼井胡同改造的三大原则。经过整治,架空线不见了,塌陷和破损的门楼按照传统的门楼样式实施重建,瓦花、砖花等样样精细,石柱、磙子等古物,也变成了新的社区景观。

腾退空间如何利用?考虑到老旧平房区消防设施不足、应急救援能力不够的情况,景山街道在疏解的基础上,拿出140余平方米的腾退房屋设置了东城区第一家小型消防站。同时,利用腾退房屋在沙滩后街建立了整治后的首个生活超市,打造便民服务综合体,完善购物、家政、便民修理等多种服务功能。

2017年以来,东城区清理缆线2万余公里、拔杆1.1万余根,成为北京市第一个基本无凌乱通信架空线的地区。拆除违建75.8万余平方米,整修道路75万余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11万余平方米,新建或规范提升各类便民商业网点213个。

共治共享,解决好胡同难题

经过近6个月的集中治理和试运行,东城区东四街道首个不停车街区——东四九条近日正式亮相,昔日因停车占道路难行的胡同宽敞了、安静了。

东四九条全长718米,紧邻东四三至八条国家级文物保护区。以前胡同两侧停满了车,常常堵车。

为了改善胡同环境,社区决定对东四九条胡同实施停车自治管理,打造不停车街区。讨论中,大部分居民表示同意胡同实施不停车,但也各有顾虑:“若车不停在胡同里,还有哪些就近的地方可以停?”“家里有老有小,万一有紧急情况,车如果停远了,耽误事儿怎么办?”……

胡同建设离不开居民的参与。针对居民诉求,社区安排社工及社会专业力量逐一入户宣传,发放《致九条居民的一封信》,讲解政策法规,汇总居民实际需求。街道还邀请交通、民警、律师等专业人士为居民解疑释惑,形成了“专业支撑、居民自治、行业自律”的治理氛围。

停车管理,要堵更要疏。东四街道协调辖区产权及管理单位,将胡同东口的一片闲置拆迁滞留地改造成拥有56个车位的停车场。随后,社区对东四九条胡同居民111辆车进行了登记审核,按照“三证合一”原则,明确了各类居民车辆在胡同东口停车场停放的优先顺序,并结合分级摇号的方式落实每一个停车位的租用权,基本解决了东四九条胡同居民的停车刚需。

“东四街道首个不停车街区的理念是‘空间换空间’,就是利用城市规划的边角地建设停车设施等,解决市民刚需,将本属于居民的胡同空间还给居民。”东城区城管委副主任胡向军说,东四九条停车场具有“小型化、隐形化、端口化”特征,虽然车位不多,但积少成多,解决的是居民关注的核心问题。

“以前在胡同里停车都是‘见缝插针’。如今有了‘专属车位’,租用价格也适中,社区还成立了停车自治组织,订立了停车自治公约。”东四九条居民刘先生租用了其中一个停车位,并与停车场管理单位签订了停车协议。

同样,在建国门街道苏州社区和崇内社区,由于毗邻同仁医院、北京医院,以及东单附近的大型写字楼,胡同里车多位少,乱停车成了苏州胡同风貌保护的顽疾。街道、社区始终坚持问计、问需、问政于民,面向居民开展了10余次政策宣传,广泛听取民意。在辖区单位和群众共同参与、广泛支持下,片区内建成3座立体停车楼,通过摇号公平合理分配车位,让居民翘首以盼的“胡同内无车惊扰、胡同外规范停车”成为现实。

王府井大街周边寸土寸金,东城区动员53家企业单位、2452户居民参与共享停车协商,广泛达成“企业降一点、居民掏一点、政府补一点”的共识。居民与企业逐一签订共享协议,先后实现了600余个泊位的错时共享,化解了胡同停车“与民争路”的矛盾,实现整个街区“无停车”。

截至目前,东城区已打造了39条“不停车”胡同。

“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和减量提质要求,保护历史文化底蕴,充分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随着《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的出台,东城区推进老城复兴思路越来越清晰、目标越来越明确。

胡同老居民,未来生活更可期。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北京东城区 老城区的新风貌
来源:人民日报2020-09-21 17:15:04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承载着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美好梦想。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我们即将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这是不屈不挠、长期奋斗的果实,更是启航新征程、扬帆再出发的动员。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