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广厦千万间

来源:北京日报 2020-08-20 09:29:36

从年久失修的小平房,到苏式筒子楼,到高层塔楼,再到装配式板楼,新中国成立后,北京的住宅建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北京人不仅人均居住面积越来越大,居住品质也得到了根本改善。多元化的住房保障体系,让更多的人实现了安居梦。

安得广厦千万间-中国网地产
1959年的百万庄住宅区。李士民/摄

安得广厦千万间-中国网地产
1980年,建设中的团结湖住宅区。胡敦志/摄

安得广厦千万间-中国网地产
1990年,建设中的方庄小区。叶用才/摄

安得广厦千万间-中国网地产
随着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韩村河村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别墅式住宅楼分批兴建。摄于1993年

安得广厦千万间-中国网地产
天通苑欧式风格的下沉式广场。摄于1999年

上世纪50年代

学苏联盖筒子楼

安得广厦千万间-中国网地产
1957年7月24日,《北京日报》6版

新中国刚成立时,北京城市住宅不足,七八口人挤住一间房屋的现象随处可见。甚至有人住在席棚、走廊和破旧的三轮车里。城区很多居民住宅还是修建于明清时期和民国时期的四合院和大杂院,因年久失修已陈旧不堪,漏雨严重。

北京市把解决群众的住房问题列入了主要工作之一,政府出资抢建了一批平房住宅,并学习苏联模式设计建造筒子楼。

曾被誉为“首都第一住宅区”的百万庄住宅区动工于1953年,是由我国著名设计大师张开济先生主持设计的国家第一批公务员宿舍。

本报1953年8月23日2版《西郊百万庄住宅区工程开工》一文记录了当时的场景——在西郊百万庄一大片荒地上,一项规模巨大的新型住宅区建筑工程开工了。这座工程是给中央重工业部等5个单位建造的3层宿舍楼,能容纳6000多人居住。

设计人员们借鉴了苏联的先进经验,只用了一个多月的工夫就完成了设计。

当时盖楼,条件艰苦。工程的主要材料有20多万吨。为了将这些材料及时运到现场,大批马车、卡车日夜不断地驶入工地。

1955年至1956年,百万庄住宅区的第一代居民入住。他们从全国各地抽调到北京,操着天南海北的口音,组成了新中国重工业发展的骨干力量。

据本报1957年7月24日6版《全市房屋建筑面积》报道,新中国成立以后,本市建设了百万庄、三里河、幸福村、和平里等成片的住宅区。城区新建各种房屋的建筑面积总和,超过了解放前旧有房屋面积的总数。1956年全市房屋建筑面积已经比1948年增加了90%(包括郊区)。

上世纪70年代

抓紧兴建多层大板楼

安得广厦千万间-中国网地产
1978年12月22日,《北京日报》1版

到了上世纪70年代,北京市的建筑技术有了较大发展,多层住宅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建筑形式。一些初级的工业化住宅开始研发建设。

1976年,团结湖住宅区开建。一期工程共有住宅楼60栋,可住4900户人。住宅楼基本上都是用大板装配的。这种新的施工方法打破了之前一直以来“一块砖加一勺灰”的笨重手工操作办法,用机械吊装预制楼板等构件,大大加快了施工速度。

虽然建筑公司加紧建设,但仍远远满足不了当时广大群众的实际需求。建筑公司很快就开始了团结湖住宅区二期工程的施工。(1978年12月22日《北京日报》1版,《团结湖住宅区第一批居民楼交付使用》)

当时还算是北京东南郊的劲松住宅区以及北边的左家庄住宅区里也是差不多的场景,一幢幢楼房拔地而起。北京市在安排基本建设计划时,把住宅建设放在优先地位。1979年全市建成住宅280多万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了64%。

上世纪80年代

首个现代化住宅区开建

安得广厦千万间-中国网地产
1987年10月1日,《北京日报》1版

虽然北京为解决居民的住房问题投入了巨大财力、物力,但是,迅速增加的人口还在给住房难问题加码。

1979年,北京的住房困难户有40万。静谧的四合院变得拥挤而嘈杂,幽深的胡同更加狭小,各色自建小房也见缝插针地盖起来。

据本报1982年2月5日1版《本市三十多处住宅区正加紧建设》报道,本市加大住房建设力度,城近郊区已经或正在形成的住宅区达30余处,已有5万多户、18万市民入住。与此同时,还有几百万平方米住宅正在兴建中。

市委、市政府还下定决心走综合开发建设的路子。方庄成为北京住宅建设改革的“试验田”。方庄住宅区建设不用国家掏一分钱,由建设公司和银行联合开发。开发售楼,回收资金,再投入开发,用这样“滚雪球”式的建设方式,解决资金问题。

当时的方庄,除了一块块菜地,便是一排排低矮的住房。开发建设方庄的方案写明:要把方庄建成北京规模最大、现代化设施标准最高的城市住宅区。(1988年11月12日《北京日报》3版,《万户千门入画图》)

1986年9月15日,方庄住宅区奠基开工。方庄的建筑打破传统的行列式、周边式,楼房高低错落,配套设施齐全。厨房、厕所面积比当时住宅标准大一些,电话进楼,基本可适应上世纪末小康家庭生活的需要。到2000年时,方庄住宅面积达225万平方米、居民近10万人,一度成为北京最大住宅区。

根据本报1987年10月1日1版《改革近九年北京城市建设成就显著建房总面积相当于三个旧北京》报道,和方庄同时建设的还有五路居、塔院等住宅小区。9年里,本市共建成住宅近4000万平方米,已先后建成10万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小区50余个。

总的来说,以方庄为代表的上世纪80年代建设的小区,住宅楼整体“长个儿”,高层住宅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住宅标准和设计水平进一步提高,居住功能、室内外环境设计更受关注,人们住得更舒服了。

上世纪90年代

超大型住宅区出现

安得广厦千万间-中国网地产
2000年1月18日,《北京日报》12版

1998年,房改大幕拉开。次年,回龙观、天通苑等19个地区获批建设本市首批经济适用房。一栋栋楼房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据本报1999年9月21日9版《本市一批经济适用房成为销售热点》报道,经济适用房是深化房改的重要内容,是停止实物分房以后,建立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的主要层面。

各处经适房一开盘便成了房地产市场的热点。天通苑无疑是其中的一处明星楼盘。报纸上记录,“天通苑创造了种种销售奇迹:一期1500套短期之内全部售完;二期开盘时,又出现了排队、拿号的场面。”

以天通苑为代表的经适房为何这么受欢迎?首先源于低廉的价格。当时,市政府采取许多优惠措施,把经济适用房价格一般限定在4000元以下。例如,天通苑每平方米售价2650元,这个价格让中低收入家庭够得着。另外,经适房也拿出了高质量:回龙观有当时全国最大的小区大型绿地;天通苑则建起了气派的欧式花园;望京A4区被建设部评为优秀住宅小区;北潞苑坐上了全国第一个生态小区的交椅。

一位已入住天通苑的居民告诉记者:他和爱人都是教师,一直租房,每个月一两千块钱租金。孩子大了,他们一直想买房。但距离合适的商品房太贵,根本买不起。来天通苑一看,欧式大花园,交通也方便,全家人喜欢得不得了。算了算,价格也承受得起。于是买了80多平方米的一套两居室,总价20多万元,公积金贷款,首付不到3万元,每月还2000元左右,比租房强多了。(2000年1月18日《北京日报》12版,《天通苑为什么卖得火》)

第一批经适房推出后一年,市政府又批准第二批5片经济适用住房启动。

不过,作为城市化进程中形成的大型居住社区,回龙观、天通苑地区人口集中,交通拥堵、职住失衡等问题逐渐显现。破解大型社区治理难题,市委市政府将“回天”地区作为样本,2018年出台三年行动计划,投资200亿元,补齐公共服务短板。

在大规模建设经济适用房的同时,北京还在进行另一项重要工作——危改。

菊儿胡同,东起交道口南大街,西止南锣鼓巷,全长438米。上世纪80年代末,胡同里低矮的民宅破旧不堪,雨天水入宅,热天似蒸笼。居民提笔给市政府写了一封信,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这条胡同被列入北京首批危旧房改建规划。经前后三期工程,菊儿胡同环境大为改善,人均住房面积从5.3平方米增加到了10多平方米,同时还兼顾了旧城风貌保护。

由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主持设计的菊儿胡同古典式四合院改造工程,获得亚洲建筑师协会优秀建筑设计金牌奖。1992年联合国授予菊儿胡同危旧房改造工程“世界人居奖”。

据不完全统计,从1990年到1999年,全市共注资400亿元,改造危旧房430万平方米,动迁居民近20万户。2000年以后,北京也未停止危改的步伐。金鱼池社区、德外社区的危房改造同样堪称典范。

与此同时,在京郊大地上,农民住宅也发生着巨大变化。据本报1994年3月15日1版《京郊农民住宅向小康型迈进》报道,京郊农民在经历了“红砖包角、方砖到顶”的“瓦房时代”后,经济发达地区开始向小康型的单体小楼和城镇式多层住宅楼发展。到1993年底,京郊农民楼房住宅面积已达237万平方米,3万户农民住进楼房。伴随着新村镇规划、建设的进程,昌平踩河村和马池口村、平谷岳各庄村、怀柔一渡河村、大兴留民营村、房山韩村河村和窦店村等近百个村成了“楼房村”。

新世纪

保障性住房走在全国前列

安得广厦千万间-中国网地产
2001年11月16日,《北京日报》9版

2001年11月15日晚,本市廉租住房首次摇号配租活动进行,电视台现场直播。

孙宝信一家一直挤在一间10.7平方米的平房小屋里。六年级的女儿连床都没有,只能睡沙发。靠低保生活的他实在没能力换房。直到参加了这次廉租房摇号,全家改善住房条件的梦终于可以实现了。当晚,包括孙宝信家在内的98个家庭幸运地被摇中,成为本市第一批廉租房住户。《北京市城镇廉租住房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的出台,无疑给了社会最低收入家庭极大的鼓舞。(2001年11月16日《北京日报》9版,《首批廉租房住户摇出》)

此后,北京又推出了常营廉租房及经济适用房、亦庄拆迁安置房、宋家庄保障房等众多公租房、两限房、定向安置房等保障房项目。

北京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率先推行标准设计,推广应用绿色节能环保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产业化、工业化建造水平进一步提升,走在了全国前列。2009年,北京市还启动了棚户区改造试点,截至2017年年底,全市累计完成棚户区改造17.5万户。2018年北京城乡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已经从1978年的6.7平方米和9.2平方米增长到了33平方米和46平方米,提高了约4倍。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砖一瓦,为百姓筑起遮风挡雨的房子,托起了人们奔向幸福生活的希望。

(责任编辑:)
网站无障碍
安得广厦千万间
来源:北京日报2020-08-20 09:29:36
从年久失修的小平房,到苏式筒子楼,到高层塔楼,再到装配式板楼,新中国成立后,北京的住宅建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北京人不仅人均居住面积越来越大,居住品质也得到了根本改善。多元化的住房保障体系,让更多的人实现了安居梦。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