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张答卷”这样书写

来源:南京日报 2020-07-09 10:38:07

“三张答卷”这样书写-中国网地产

长江南京段。 南报融媒体记者 冯芃摄

7月5日晚,央视《新闻联播》用4分多钟的时间聚焦南京,新闻的标题是《南京:还绿水青山,造金山银山》。

7月6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通讯《绿色铺就小康底色》,报道南京等江苏城市,以修复长江生态环境为牵引,统筹做好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情况。 

两家中央媒体的点赞,是对南京相关工作的鼓励。 

近年来,南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怎样的成效?还有哪些需要努力和改进的地方?7月7日下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张敬华主持召开市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会议,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了最新信息……

补短板:坚持问题导向,推进长江生态保护修复

22项生态环境问题已基本完成整改,正按要求抓紧销号; 

150个长江干流岸线清理整治项目基本完成; 

…… 

今年以来,我市各级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扎实推进全市长江大保护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据介绍,新进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整改成效进一步彰显。全市紧盯未销号的“硬骨头”问题,强化市区联动,集中攻坚、强力推进。截至目前,列入清单问题已基本完成整改。 

今年4月,市生态环境局会同市相关部门对已经完成的问题开展全覆盖式“回头看”,未发现反弹回潮现象。 

市水务局也表示,通过一年多的专项整治,我市拆除原有码头、企业厂区、居民棚户等各类岸线无序占用设施,目前已清退生产型岸线长度近30公里,同时,着力推进项目整改与生态环境改善有机结合,已完成项目基本能够做到整治一片、打造一片。 

此外,围绕入江支流水质稳定达标,该局还加快推进水环境整治提升。今年1—6月,7条省控入江支流断面水质全部达Ⅲ类及以上,21条市控入江支流有20条达Ⅴ类水以上(便民河连续月均值劣于Ⅴ类水,4月起连续3个月单月水质达标)。 

“百项提升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速。上半年投资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54%,59个续建项目全部复工,41个新建项目已开工27个,部分项目提前完工。其中,“幕燕滨江风光带樱花观赏区建设项目”已按时完成,“长江岸线南京大桥公园段环境综合整治一期工程”提前完工。 

市发改委(市长江办)表示,为有序推进工程建设,我市强化现场调度和重点督查,做好精准服务,积极争取专项债支持。“与此同时,我市还建立完善‘挂图作战+按月调度+按季评估’的常态化调度机制,‘现场调研+督促指导+专项督办’的问题导向机制和‘持续跟进+定期通报+年度考核’的比学赶超机制,扎实推进年度各项重点工作任务落地见效。”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树样板:实施项目带动,形成一批特色亮点品牌 

长江“生态眼”项目与17个涉江部门完成数据对接; 

新济洲湿地公园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完成竣工验收; 

长江五桥跨江主桥顺利合龙; 

“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集聚33家新型研发机构,积极申报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南京魅力滨江2035》规划(征求意见稿)公开发布,“一江两岸”九大城市客厅的特色形象正在加快展现; 

…… 

南京因江而生、因江而兴、因江而盛,长江南京段全长97公里,拥有干流岸线约190公里,占江苏全省近1/4。作为长江江苏段“最上游”城市和全省唯一跨江布局的城市,南京扎实推进产业增绿、生态增容、污染减量、岸线减压,在治理突出问题、推动生态修复、促进转型升级、塑造特色亮点等方面,均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 

按照省委省政府总体部署要求,我市制定出台以年度工作要点、“百项提升工程”计划以及长江大保护和绿色发展特色工作推进方案为主的政策体系,明确6大类32项年度重点任务、7大领域100个年度重点工程项目、7个方面18项年度引领示范性特色工作,强化“点、线、面”结合、协同推进,着力推动南京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坚持项目带动,我市以18项特色任务为主抓手,加强统筹协调,加快工程进度,让特色发展成效尽快以可观可感的项目呈现出来,推动长江南京段功能品质全面跃升。”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18项特色任务均已形成阶段性成效,“黄金带”镶上“绿宝石”、更具“高颜值”。 

与此同时,我市还严格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制度,加快推进沿江工业布局调整,“一企一策”促进“两钢两化”转型转移。深入实施全市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和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绩效评价,倒逼落后产能淘汰、产业结构调优。大力发展“4+4+1”主导产业,着力打造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软件和信息服务、新医药与生命健康等5个产业地标,不断培育壮大产业新动能。深入实施战疫情、扩内需、稳增长“四新”行动计划,聚力发展新基建、培育新消费、壮大新产业、建设新都市,加快培育新增长点,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含绿量”“含新量”“含金量”。 

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19年,五大产业地标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255亿元,同比增长16%。“四新”行动计划中,聚焦新一代数字经济、新医药与新健康产业、智能网联汽车、新型都市工业等新产业方向,2020年新产业总规模要超过4000亿元,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

促发展:强化责任担当,推动功能品质全面跃升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我们必须坚决扛起的重大政治责任。” 

张敬华在市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会议上说,近年来,我们在长江大保护上取得了积极进展和阶段性成效,但总体上讲,成绩还是初步的,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仍处在最吃劲的重要关口,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确保圆满交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三张答卷”。 

一是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的政治答卷。今年是总书记提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重要指示的第五个年头,也是检验阶段性成效、促进整体性跨越的关键一年。答好这份答卷,我们时间很紧、任务很重。 

二是长江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整改答卷。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站位、深化认识,坚定不移、持续深入地抓好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努力在提升质量、破解难题等方面取得新的更大突破,持续走在全省全国长江大保护工作的前列。 

三是检验高水平全面小康成色的发展答卷。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南京最大的短板是环保。这其中,长江大保护是一项摆在压倒性位置的重要任务。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从某种意义上说,长江保护得好不好,直接体现南京全面小康的成色足不足。 

具体来说,下半年要突出抓好以下七项重点任务。 

坚决打赢长江流域禁捕退捕攻坚战。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十年禁渔”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系统施策,确保应禁全禁、应退全退、标本兼治、长效管理,切实让长江母亲河休养生息。要按照中央和省、市的工作部署,加强执法监管,扎实开展专项整治,妥善做好退出渔民转产安置和社会保障,抓紧抓实抓细各项工作,坚决打赢禁捕退捕这场硬仗,推动长江大保护和生态修复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抓紧抓实问题整改。各相关板块要落实属地责任,一如既往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要坚持“一把手”亲自抓,主动排查、整改辖区内生态环境问题,把问题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各级各部门都要强化标本兼治意识,把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与推进生态环境污染治理“4+1”工程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实施“4+1”工程推动问题整改,以问题整改促进“4+1”工程落实。 

持续巩固岸线清理整治成果。要着力提升岸线管理效能,加强岸线资源利用事中事后监管,运用遥感影像、大数据平台等,完善监督管理长效机制。 

聚力实施“百项提升工程”,突出抓好18项特色工作。要加强问题研究,及时协调解决“痛点、堵点、难点”问题;强化要素保障,优化项目审批、供地等流程,开辟绿色通道,确保未开工项目尽快开工,已开工项目按时序推进;加强工作调度和督促指导,主动协调解决相关问题;要对照细化实施方案,重点做好巩固提升工作,强化“点、线、面”协同推进,统筹做好相关点位周边环境的综合整治和整体提升。 

精心打造“一江两岸”。要根据公开征求的意见和建议,尽快完善《南京魅力滨江2035》规划,超前谋划一批标志性、引领性的重点项目;针对重点打造的城市客厅,要加快实施生态修复、景观提升、环境整治等工程,以点带面提升沿江整体环境面貌。 

加快建设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完善“生态眼”多源感知系统,为长江南京段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提升、产业布局调整和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持和平台支撑。 

全面做好防洪防汛工作,时刻绷紧防汛安全这根弦,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把安全度汛作为当前重点任务抓紧抓实抓细。 

张敬华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全市上下进一步凝聚合力、狠抓落实。下一步,工作的力度还要再加大,效果要快一些彰显。要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加大项目落实力度,加大区域协作力度,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长江经济带发展的良好氛围。

南报融媒体记者 王健


(责任编辑:)
网站无障碍
“三张答卷”这样书写
来源:南京日报2020-07-09 10:38:07
两家中央媒体的点赞,是对南京相关工作的鼓励。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