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评级办法为金融租赁公司分类监管提供制度支撑

来源:金融时报 2020-07-08 09:04:07

7月3日,银保监会发布了《金融租赁公司监管评级办法(试行)》(以下简称《评级办法》),这也是继一个月前《融资租赁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发布后,又一涉及租赁业的监管条例。

银保监会正式出台针对金融租赁业的监管评级办法尚属首次。在业内人士看来,对金融租赁行业分类监管是必要之举,从最新的评级方案内容可以看出,监管层有意加大对金融租赁公司运营管理的考评力度。

健全监管体系 促进持续发展

近年来,金融租赁公司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行业头部机构的市场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也有所提高,全行业实现了快速发展。

目前,全行业金融租赁公司数量达70家,但这些金融租赁公司在公司规模、股东情况、业务类型、发展目标、盈利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有的资产规模超过2500亿元,也有的资产规模不足500亿元;有的年净利润超过30亿元,也有的年净利润不足3亿元,行业呈现较为明显的分化趋势。

《评级办法》在第一条就明确指出,“为全面评估金融租赁公司的经营管理与风险状况,合理配置监管资源,加强分类监管,促进金融租赁公司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可见,实施并强化分类监管,提升金融租赁公司监管效能,促进金融租赁公司迈向高质量发展,是《评级办法》制定的核心目标。

虽同属租赁行业,但与融资租赁公司在2018年才由商务部划归银保监会监管不同,金融租赁公司一直以来都由银保监会进行监管,随着机构的壮大和业务的拓展,金融租赁公司的监管制度体系也在持续健全和完善。

而《评级办法》将金融租赁公司的监管评级级别划分为5个级别7个档次,分别为1级、2级(A、B)、3级(A、B)、4级和5级,级数越大表明评级越差,越需要监管关注,监管评级周期为1年。

重视风险管理 强调合规经营

从内容看,金融租赁公司监管评级要素由定量和定性两类评级指标组成。其中,监管评级要素包括资本管理、管理质量、风险管理、战略管理与专业能力四方面内容,权重占比分别为15%、25%、35%、25%。

值得注意的是,《评级办法》还特别提出,对于存在重大涉刑案件、存在财务造假、被给予行政处罚和被采取监管强制措施的,应区别情形确定是否采取下调措施,且监管评级结果应低于2级;无法正常经营,出现严重信用危机,严重影响债权人利益和金融秩序稳定的,监管评级结果应为5级。可以看出,金融租赁公司是否审慎经营、是否具备较强的风险管理能力非常重要。

去年以来,监管层对于金融租赁的处罚数量创出新高,共计开出17张罚单,处罚金额达638万元,涉及12家金融租赁公司,违规问题主要表现在内控管理、业务开展和资金使用方面。《评级办法》的出台,将进一步促使从业机构重视内控管理,加强合规经营,规范自身行为,严格执行各项监管政策。

此外,《评级办法》明确,金融租赁公司的监管评级结果是监管机构衡量公司经营状况、风险程度和风险管理能力,制定监管规划、配置监管资源、采取监管措施和行动的重要依据。

强化分类监管 精准灵活施策

《评级办法》提出,“对监管评级为1级的金融租赁公司,以非现场监管为主,定期监测各项监管指标、业务数据,视情况进行现场检查,在创新业务试点等方面给予适当支持”。而“对监管评级为5级的金融租赁公司,及时制定和启动应急处置预案。对已经无法采取措施进行救助的,可以依法启动市场退出机制。”

毫无疑问,“分类监管”是备受行业关注的条款。《评级办法》在第19条中也提出,银保监会派出机构应当结合金融租赁公司的监管评级结果,深入分析公司存在的风险、问题及其成因,制订每家金融租赁公司的综合监管计划,明确监管重点,确定非现场监测和现场检查的频率、范围,督促金融租赁公司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监管作为支持租赁业发展的四大支柱之一,《评级办法》的出台,无疑将对金融租赁公司的发展产生直接且深远的影响。监管评级结果将作为金融租赁公司市场准入的重要参考因素,获得高评级的公司能够在业务发展上得到支持,而评级较低的公司在业务发展上将受到一定限制,这有利于促进金融租赁公司加强管理、提高业务水平。

(责任编辑:)
网站无障碍
监管评级办法为金融租赁公司分类监管提供制度支撑
来源:金融时报2020-07-08 09:04:07
7月3日,银保监会发布了《金融租赁公司监管评级办法(试行)》(以下简称《评级办法》),这也是继一个月前《融资租赁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发布后,又一涉及租赁业的监管条例。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