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大要素破题找准深化改革突破点

来源:辽宁日报 2020-06-30 11:49:36

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是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市场体系的内在要求,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简称《意见》)今年4月正式公布。这是中央出台的第一份系统性、完整性地阐述要素市场改革思路的重要文件。《意见》分类提出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五个要素领域改革的方向,明确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具体举措。当前,东北地区最为迫切的任务是进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要从五大要素分别破题,找准深化改革的突破点。

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中国的改革从农村起步,从土地开始,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每前进一步都带来生产力的巨大提升。土地要素是各项要素中最为敏感的领域,在我国,长期存在着城乡二元分割、建设用地指标指令性计划配置等问题,还有人认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市场不能起决定性作用,而应由规划和用途管制起决定性作用。

《意见》将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放在首位,以巨大的决心和勇气,明确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方向。《意见》从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深化产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鼓励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完善土地管理体制等方面,对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进行了部署,其亮点在于: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制定出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指导意见;城乡建设用地指标使用应更多由省级政府负责;探索建立全国性的建设用地、补充耕地指标跨区域交易机制。

东北地区工业化、城市化水平都很高,工业和城市用地占用多,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有限,土地是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意见》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等方面,给我们很大的启发空间。东北地区要积极思考,抓紧研究,争取在启动新一轮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上率先突破、快速推进。

劳动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目前,国内劳动力市场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户籍制度限制人口自由流动,基本公共服务不均衡影响城镇化质量,体制制约限制人才作用的发挥,等等。

《意见》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畅通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渠道、完善技术技能评价制度、加大海外人才引进力度等方面,对引导劳动力要素合理畅通有序流动进行了部署,其亮点在于:在区域性流动方面,顺应“人随产业走、人往高处走”的客观规律,要求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落户限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与常住人口挂钩,开展“都市圈城市群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

东北地区的一个突出矛盾是人才流失问题。人才使用机制还不灵活,创新创业各类要素还不完备,特别是应用型技术骨干人才、经营管理和创业人才流失较为严重。同时,东北地区低生育率持续时间长,老龄化速度快,人口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人口普査数据显示,东北三省总和生育率自2000年开始持续走低,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东北地区应多方面采取措施,通过完善政策、优化环境、加大激励等途径,创造拴心留人的条件,让各类人才安心、安身、安业。通过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在创新创业、安家落户、子女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加大对科研人才、管理人员、技术骨干等的服务力度,吸引、留住并用好人才。一方面促进人口再生产,鼓励生育,一方面吸引、留住、培育人才,可以说,人口与人才都是东北地区目前必须重点解决好的问题。

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资本是市场体系最为活跃的要素,是经济发展的血液。长期以来,我国金融体系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不足,直接融资成为制约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短板。这个问题在东北较为典型。网上有一张颇为流行的2017年A股IPO户数全国各省区市分布图,广东98户、浙江87户、江苏65户、上海38户,福建、山东、北京都是25户,而辽宁2户,吉林、黑龙江都是1户。同年赴港上市的企业中,除吉林有2户外,辽宁、黑龙江均为零户。

《意见》从完善股票市场基础制度、加快发展债券市场、增加有效金融服务供给、主动有序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等方面,对推进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进行了部署,其亮点在于:定调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提出改革方向,并提出“完善主板、科创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和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市场建设”,“稳步扩大债券市场规模,丰富债券市场品种,推进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在要素价格方面提出“稳妥推进存贷款基准利率与市场利率并轨,提高债券市场定价效率,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国债收益率曲线”。

东北地区要出题目,专门研究《意见》涉及的资本市场和金融领域,解决投融资体系在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大型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之间的错配问题,解决新兴行业、创新领域、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克服后者轻资产、高风险、缺乏抵押的弱点,在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上多下功夫、下大气力。

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技术要素是从传统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关键,是国家综合实力的核心,是国家竞争、区域竞争的制高点,而技术要素市场建设正是“关键”“核心”和“制高点”的重要平台。

《意见》从健全职务科技成果产权制度、完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方式、培育发展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理人、促进技术要素与资本要素融合发展、支持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等方面,对加快发展技术要素市场进行了部署,其亮点在于:通过“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来健全职务科技成果产权制度;完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方式,培育发展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理人,并促进技术要素与资本要素融合发展,进而提升科研人员积极性,有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疏通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到商业化的通道,形成人力资源、科技创新、实体经济和现代金融间的良性循环。

东北地区高校多、科研院所多、国字号的院所多、大型企业的研究院所多,但其科研成果转化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许多东北三省大院大所的技术成果在域外的转化远超在东北本地,“墙里开花墙外香”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科技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东北地区技术要素市场发育不够。东北地区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没有系统形成,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低端产业多、高端产业少,资源型产业多、高附加值产业少,劳动密集型产业多、资本科技密集型产业少这“四多四少”仍是普遍状况。东北作为老工业基地,近年来经济发展困难,支柱性的传统产业衰退,传统动能也衰退,而新动能、新产业没有发育起来,目前东北地区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期。因此,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要义是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动能。在具体操作上,要做好“无中生有”的文章,寻找“蓝海”,加大力度支持新技术、新产业、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尽快使新兴产业成为新的支柱产业。“无中生有”不是科幻,也不是魔术,而是通过科学的市场运作,化腐朽为神奇,通过寻找“蓝海”,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东北地区应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的优势,支持科技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产业研究院、中试基地等新型研发机构。支持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设立技术转移部门。应该积极探索,通过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知识产权证券化、科技保险等方式推动科技成果资本化;鼓励商业银行采用知识产权质押、预期收益质押等融资方式,为促进技术转移转化提供更多金融产品服务。

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随着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以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资源向着生产要素转化,数据成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对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具有重要作用。

《意见》从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提升社会数据资源价值、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和安全保护等方面,对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进行了部署,其亮点在于: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加快推动各地区各部门间数据共享交换;培育数字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提升社会数据资源价值;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和安全保护,研究根据数据性质完善产权性质,为加快数字化转型、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奠定坚实基础。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被写入《意见》,体现了数据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对数据前所未有的重视,将直接推动数据的价值化、资本化,以及数据采集、存储、使用、交易的规范化。

东北地区加快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进程,有一些障碍需要突破,首先是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问题。在调查中发现,东北一些地方在数据共享融通中存在“不想共享”“不愿共享”“不敢共享”“不能共享”四个难题,特别是不能共享,主要是难跨信息壁垒。政府原有的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建立在部门内部和系统内部,国家的金税、金关、金财等信息工程以及各部门独立建设的业务系统,横向之间不能实现信息交互共享,客观上形成“信息孤岛”和“数据烟囱”。针对上述难题,东北地区应加大数据共享融通工作力度,“通平台”“通标准”,也要“通思想”,破除体制机制、条块分割、数据壁垒等障碍,摒弃“部门私有”“利益专属”等旧观念,树立“数据公有”“共享增值”新理念,让数据不再“沉睡”,产生价值,大大增值。同时,着力构建一体化、整合式的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统一标准,打破技术壁垒。通过发力数据这一新型生产要素,打造数字经济新引擎,形成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新增长点。

(作者系辽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责任编辑:)
网站无障碍
从五大要素破题找准深化改革突破点
来源:辽宁日报2020-06-30 11:49:36
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五个要素领域改革的方向,明确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具体举措。当前,东北地区最为迫切的任务是进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要从五大要素分别破题,找准深化改革的突破点。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